泪洒果尔利策 百万俄军一溃千里(1)

1915年,西线战场的双方都深沟坚垒,咫尺难进。德军决心不让西线的阵地战在东线重演,精心策划了一次出色的中间突破,德军突破的尖刀在果尔利策地域撕开了俄军的防线,俄军一溃千里,百万大军灰飞烟灭。

1914年的世界大战使各参战国都血流成河,短短5个月的残酷战斗,使各国原有的老兵、士官、军官大部分都打光了,俄国在这张伤亡名单上名列榜首,伤亡达200万人。虽然如此,战争却没有停下来的势头,反而越演越烈。

1914年的战争进程表明,交战各国原来希望的速决战的计划都遭到了破产。特别是德国,经过两代人辛辛苦苦、费尽心血制定的施利芬计划遭到完全的失败,德国不得不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西线已经陷入阵地战的泥潭。敌对双方的阵地都越挖越深,越挖越长,越挖越多。交通壕、堑壕、掩蔽壕密如蛛网。

这么坚固的深沟高垒的阵地战,谁也推动不了谁,进攻的战果以尺或米来计算。

战争的旷日持久和规模继续扩大已经成了总趋势。两大军事集团都在拼命争夺同盟者,借以壮大己方阵营的力量。经过各种各样的外交努力,日本、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加入了同盟国。这些国家的介入,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并不大。

面对1915年的战事,各国最感到头痛的便是武器弹药。1914年弹药消耗之巨大,几乎耗尽了各国的储备。特别是俄国,武器弹药的缺乏已经到了无法作战的地步。原来计划一门炮一年要准备1000发炮弹,可到了战时,一门炮10天便要消耗1000发炮弹,到了1914年末的战斗,俄国军队的大炮几乎成了哑巴,只好规定每门炮每天不得超过两发炮弹。步枪也奇缺,新兵有三分之一没有步枪,开赴前线的队伍里有相当一批是徒手的士兵,他们要从战死或负伤的士兵手里接过枪,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战士。不过,接过的这支枪,往往还没有子弹,只能用枪刺进行肉搏。这就使俄军的伤亡通常要比对方多出许多倍。对于拥有比对方兵源大得多的俄国沙皇政府来说,士兵的鲜血是毫不足惜的。

发动战争的德奥一方,深知自己的人力、物力、资源要远逊于协约国一方,因而千方百计地想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他们决心一定要在新的一年内胜利地结束战争。

但对于1915年战争如何进行,在德国军事首脑中有着两种不同的意见,彼此尖锐地对立着。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