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李克农正带领办事处人员排练抗日救亡演出的节目,谢和赓突然急匆匆地来到办事处。按规定,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允许谢和赓直接与自己联系的,更不用说亲自到八路军办事处上门联系了。李克农马上意识到,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他让大家继续排练,自己带谢和赓上楼谈话。原来,谢和赓的出色工作,获得白崇禧的信任和重用,但却引起桂系少壮派潘宜之、邱昌渭的嫉恨。他们极力拉拢谢和赓参加他们那一派,而谢和赓牢牢遵守李克农的嘱咐,决不参加桂系内部的派系斗争。于是他们便怀疑谢和赓“紧跟白崇禧”是别有所图,向李宗仁与郭德洁出主意,请他们出面向白崇禧建议,提升谢和赓为“少将”,让谢和赓担任广西省党部书记长,兼广西绥署政训处副处长,还要特批政训处副处长的军阶与处长相同。升级就得升官职,自然就得离开白崇禧身边。谢和赓闻讯,感到事关重大,拿不定主意,急忙找李克农商量对策。谢和赓肯定地对李克农说:“他们是看见我少壮而不跟他们一派,不放心,想调虎离山。”
李克农点了点头,问白崇禧对此是什么意见?“白崇禧只是征求我个人意见。”谢和赓继续说,“我知道他需要我来操办回教的事,就说:你不是要我重视全国回教协会的工作么?除了行营秘书工作外,我想回教这项工作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觉得适当,调任我为政训处副处长,仍然是上校,我也没有意见。但是,我不愿担任省党部书记长,我的组织能力不行。白听到我提到回教的事务,因为我刚代表他到西北回教地区跑了三个半月,他很满意;于是他听了便说:我看你还是留在我身边好一些,我把你需要兼办的工作等情况向德公报告好了。”李克农听完汇报,笑着使劲拍了拍谢和赓的肩膀说:“小鬼,你已经把事情妥善处理好了!”就这样,谢和赓不为官阶所动,继续留在白崇禧身边。
遭遇爱情 矢志不渝
谢和赓与白崇禧夫人马佩璋的表妹杜荣结婚,博得了白崇禧更深的信任,但却牺牲了自己的感情。由于两人志不同道不合,结婚不到一年就同屋分居了。但为了党的事业,却仍在维持着婚姻关系。白崇禧较为开明,理解谢和赓感情上的尴尬,也没过多责怪他。一直渴望得到真正爱情的谢和赓,就这样等待着。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桂林就成了较为安全的后方,许多著名的文化界人士纷纷集合到这里。不久,上世纪三十年代活跃于我国剧坛、影坛、文坛的当红明星兼作家王莹与她的救亡演剧二队也来到了桂林。王莹,原名喻志华,1915年3月出生在安徽芜湖一个洋职员的家庭里。母亲是音乐教师,受母亲的影响,她从小就喜欢上了音乐和文学,天生圆润嘹亮的好嗓子,被周围的人们称为“小歌星”。9岁那年,母亲病故,父亲再婚。后母对王莹百般虐待,不幸的她在11岁时,就被卖到一家店铺的老板家里当了童养媳。为了抗争,她摆脱了残酷命运的折磨,在13岁逃出虎口,投奔到在汉口办学的舅母家里。后来,她以王克勤之名进入长沙湘雅医院护士学校学习。在此期间,她接触到了不少进步的文艺作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联想到自身所受的封建压迫,使她的思想逐渐倾向革命,国文老师共产党员钱杏村(阿英)把她引向革命道路。她亲眼看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地屠杀大批革命者的罪行,激起了她无比深切的仇恨。她以参加文艺宣传演出活动作掩护,为地下党传递情报,遭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通缉。为了王莹的人身安全,地下党送王莹到上海,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济难会”的工作。在这里,她认识了女作家谢冰莹,并结为挚友。谢冰莹把自己名字中的“莹”字赠给她,从此,她改名王莹。1930年5月1日,15岁的王莹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送她到上海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后来又到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公学学习,还到日本留过学。先后加入了上海艺术剧社、联合剧社、复旦剧社。她主演《酒后》、《约翰曼利》、《爱与死的角逐》等剧,曾获得冯乃超、阿英、夏衍、阳翰笙等老师的赏识。她因主演夏衍创作的国防戏剧《赛金花》而名噪上海滩,被誉为中国戏剧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女星之英杰”。当时曾流传“若是看话剧而不看王莹的戏,真是平生的一件憾事”。谢和赓自然知道王莹,平日爱看王莹主演的电影,喜欢她纯真、朴实而又含蓄深沉的表演风格;还爱读她写的作品,喜欢她常见诸报端的以清新隽永的文笔撰写的大量散文、游记和影评。抗战开始,由洪深,金山率领的“上海抗战演剧二队”根据地下党的指示,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指挥的第五战区宣传抗日救亡。当他们到南京后,李宗仁、白崇禧派谢和赓前去探望慰问。王莹是“二队”的队委兼台柱,这样谢和赓第一次见到崇拜的明星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