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利亚的遗言

阿美利亚的遗言

那年夏天,在杭州住了许多时日。那些天,总感觉心头有某种无以名状的情绪没法得以纾解。于是整日整日地在柳浪闻莺的热风里摇摆,在三潭印月的波光里荡漾,在河坊街的暮色中流连,在断桥边的茶馆内入梦……

后来终于搞清楚了原因之所在。初至杭城那几天,住在好友徐竑家,徐竑是一位古典吉他演奏家。每次见面,他都会弹奏一些古典曲子给我听。他借此抒发情感,我吸收能量,而后共同分享体验古典的美妙和奥秘。那几天他总弹一首曲子。该曲子之前我从没听过,有着欧洲老民谣的味道。就作曲的难度系数来说,并不是很高,可是曲子精致而讲究,感觉到里面有着浓郁的感伤和深深的绝望,然而所有这一切又是释然、开放与超脱的。所以,我猜想曲作者(或改编者)一定功底深厚、情感饱满,他用一种深邃而不显山露水的手法,讲述一个悠悠远去的故事。徐竑弹奏的时候,随性流淌,又温柔克制。我深陷其中。

之后离开徐竑家,在外游荡的日子里,我想,一定是因为这首曲子,使得我心头有了牵念与不舍,生起那种无法名状的情绪。此情绪随我摇摆、荡漾、流连、入梦,不得安生。过了好几天,我又回到徐竑家里,请他再次弹奏这首曲子给我听,我跟他说,这首曲子似乎有无法化解的眷恋和忧郁,甚至还弥漫着一丝“死亡”的气息。徐竑有点惊奇,说我的感觉太对了,于是就跟我讲述了关于这首曲子的故事。

曲子的名字叫《阿美利亚的遗言》,是世界古典吉他十大名曲之一。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柳贝特(Miguel Llobet,1878—1938)根据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民歌改编而成的。民歌里的阿美利亚是个年轻貌美、简静善良的姑娘,她喜欢并爱上了一个英俊多情的男子。可是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也为这个风流帅气的男人吸引!于是,母女俩同时爱上一个男人,这样一个不算新鲜的故事发生了。最后母亲为了独自占有这个男人、满足自己的情欲,残忍地毒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这个悲伤而绝望的故事,被改编成民歌后就在西班牙流传了下来,每个人都为阿美利亚感到心伤。柳贝特改编之后,采用了特殊的调弦法,六弦降为D音,整首曲子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哀婉、动人、藕断丝连。似乎还听到了阿美利亚一丝美丽的叹息,有愁怨而无控诉,有怀恋而无憎恨。可见最初的民间作曲者和改编者柳贝特皆是通透人性的,没有道德评判和伦理说教。把一段往事描述得贴切、易简,不着痕迹,又像钻石般剔透晶莹。人性疯狂而神秘,谁能说得清,道得明?所以,他们只是还原故事本身,不偏不倚,不置臧否。唯有阿美利亚年轻的心跳和呼吸如同琴弦的颤音,依依不舍地同人世作最后的回忆和告别。

得知这首曲子的来龙去脉,又听了徐竑演奏了几遍,我感觉之前心头那种无以名状的情绪没有了,人也平静了许多,像是从一个长梦中清醒了过来,一切又是明亮祥宁了。只是这个旋律始终在我心头挥散不去。音乐真是神秘,通过它,你能进入一个故事,找回一段记忆,唤回一份感情,展开一场隐秘的旅行。而悲伤的阿美利亚,也因为音乐而获得了新生。

改编者柳贝特也是一位传奇而神秘的人物,他是著名的近代吉他之父塔雷加的学生。年轻时代就在马德里皇宫赢得响亮的演奏名声,后来他又满世界的巡游演奏,正因如此有了深厚的生活情感积淀,最终驰名欧洲大陆。他的演奏和编曲,将吉他带入新的境界,令爱乐者惊叹不已。1938年西班牙内战,在一次空袭中,柳贝特不幸遇难。在进入音乐世界之前,他学习作画,且造诣颇深。所以你可以感觉到,由他改编和演奏的曲子中,都充满美好又带有一丝神秘的画面感。

旅程结束,以此曲,填写了一首歌《从断桥到钱塘江》,以此怀念那段有阿美利亚相伴的日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