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红楼梦(23)

清照有“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莺莺亦有半笺寄幽怀:“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清照有“人比黄花瘦”;莺莺也有一字不爽的“人比黄花瘦”。

王实甫的法子,必是对雪芹有些启发的。不然,雪芹怎对西厢那般溺爱,以致于刻画黛玉时,大旨延续了莺莺那病恹恹、瘦弱弱的身段儿,以及总是颦着黛眉、愁泪不断的形容。且于红楼之内以明用、暗用两法,一气借用西厢之典二十余处。然而,仅是王实甫这般化用清照词的法子,雪芹又感不足。因清照的诗、词、文、论、赋,神韵之丰厚,内涵之深广,实实的远非于此。故雪芹便想踏着王实甫的肩膀,放情逞才,挥洒一番了。大约是偏在此时,刘辰翁的一首词,又教雪芹如同释迦,睹明星而悟道了。

刘辰翁,字孟会,号须溪,南宋绍定五年(1232)生。他的文章,卓然秦汉,巨笔凌厉。他的词,悲咽沉痛,情辞跌宕。有《须溪集》100卷传世。

清照曾于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作过《永遇乐》。那词哀怨凄苍,词意并工,被喻为宝马一般驰入大雅之林。不想,那词越过百年烟尘之后,竟如重锤击顶,轰得须溪神魂驰荡。须溪只得依清照之韵,摩作一首。又不承想,须溪这《永遇乐》,竟成了雪芹作红楼的由头。

故此,我须将这两个《永遇乐》,从头抄录出来。为便于阅读,我于句下附作翻译。此后所引诗词,凡我以为必要者,亦将这般制作。

先看清照词:落日熔金,

(灿灿的落日,犹似熔化的黄金)

暮云合璧,

(暮云连合成洁净的白玉)

人在何处?

(如今我在哪里呢)

染柳烟浓,

(浓郁的柳色,宛若烟云所染)

吹梅笛怨,

(《梅花落》的笛声,倾诉着幽怨)

春意知几许?

(谁知春意有多少)

元宵佳节,

(又是一个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看上去,似是风和日暖的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难道接下来,便再无冷风凄雨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