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担当》第四章 文化力是倍增器(3)

电影只看票房,相当于引导什么呢?相当于拼所谓的收视率。如果公共电视台放色情内容,肯定收视率高,但哪个国家允许?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其国民公器的“国家电视台”、各级政府电视台这样干。现在的一些影片,相当于是拼票房、收视率及赚钱的变相,充斥着“犬儒主义历史”、“暴力美学”、“杀人游戏”、“猎奇刺激”或“色情展示”,内容实际上只是往感官刺激那个方向引。而我们曾经也有不少好影片,比如《巴山夜雨》、《人到中年》、《伤逝》、《早春二月》、《英雄儿女》、《惊沙》、《集结号》、《阳光灿烂的日子》、《甲方乙方》、《唐山大地震》、《疯狂的石头》、《可可西里》等。那才能称得上是电影艺术。

中霖:惩恶扬善,移风易俗,确实需要国家出面。

辛子:我历来主张,文化艺术、电影电视、培养文化明星这些方面都属于国家经济收入的第二次分配,应该由国家来主导,而不是由市场控制。孔子讲的最好,“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国家放弃充当文化的导向,只把文化当做赚钱工具,或文化界自养的产业没有引人向上、精神升华的君子的榜样,那么全社会就会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和是非不分、忠奸不辨而走向堕落。

我们不是要搞一言堂、万马齐喑、铲除掉花花草草,也不是回到“文革”极“左”的那一套。但除了娱乐休闲文化,还必须要有高雅文化、艺术文化、堂奥文化。中国的雅乐,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我们必须去弘扬。弘扬它不是一推六二五靠市场,而是国家拿出钱来,以专项投资基金通过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去扶植这些项目。

中霖:我读《齐白石传》,解放军进入北平,中共高层文化干部如艾青这些人都专门来拜见齐白石。有一回,齐白石去中南海找周总理,周总理接待他,然后亲自送他回家。这就是移风易俗,由国家出面来推“文化明星”,由国家出面来立“品”。

辛子:你说到点子上了,就是立“品”!古代魏晋南北朝在选官方面为“乡选里举”,社会上有品评人物的风俗,称为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度,它是由汉代的察举制度(乡举里选)发展起来的。这个立“品”太重要了!

中霖:我有点好奇,你的书房取名“彝堂”,为什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