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传》第7章 接手伯克希尔·哈撒韦(14)

“目前的市场价为每股33 美元,但本身每股值50 美元。”

“我想把你的公司买下来。”巴菲特说道。

总成交价格为860 万美元。让很多人感到费解的是,为什么一个新贝德福德的纺织工厂想要收购一家位于奥马哈的保险公司。但是,巴菲特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只看作一个纺织企业,而是要看作一个资本支出应该取得最大收益的公司。

纺织品行业需要不停地在厂房和设备上进行投资,因而需要消耗很多资金,但是保险业却能不断地带来现金流。保费可以在前端收取,而债务可以以后再偿还。在收取保费和偿还债务之间,一个保险公司就可以投资股市,这在行话中叫作浮存金(.oat)。

传统的保险公司在管理浮存金时都相对保守,它们手中持有的现金远远多于实际所需。但是巴菲特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认真地考虑保险这项业务。他认为保险业的浮存金就像火箭燃料一样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浮存金就是现金,保险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可用于投资的现金通道。

巴菲特的这种观点后来很快流行起来,但在当时,保险业还是一潭死水。很多保险公司甚至不屑于公布它们的盈利情况,也没有投资者有兴趣看这些数字。促成这笔买卖的经纪人查尔斯·海德说:“巴菲特比任何一个美国人都更早地领悟到了浮存金的巨大作用。”

巴菲特买入了国民赔偿公司之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就有了充裕的资金供巴菲特进行大手笔的运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伯克希尔·哈撒韦又并购了奥马哈太阳报业公司(Sun Newspapers of Omaha Inc.),该公司旗下有奥马哈的几份周报,后来它又买入了伊利诺伊国民银行和信托公司(Illinois National Bank & Trust)。这家银行是由尤因·阿贝格经营的。他从1931 年开始接手,当时的伊利诺伊国民银行和信托公司还分文不值,而且城里的其他银行也处于经营不善的境地。当然,尤因·阿贝格也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巴菲特始终牢记大萧条的教训,在买入企业时似乎都坚持同一个标准。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起步,尤因·阿贝格打下了1 亿美元的存款业务基础,并使资产收益率(银行业的主要评价指标)在全美国的商业银行中遥遥领先。

很多像尤因·阿贝格一样年纪偏大的企业家都希望把企业卖出一个好价钱,然后荣身而退;而新的业主们一边称颂前辈的业绩,一边恨不得早日肃清前任的影响力。巴菲特则不同,无论是管理银行、保险赔付中心还是零售连锁店,都并非他的专长,他本人也没有越俎代庖的欲望。事实上他觉得,如果自己根本不喜欢某个企业的经营方式,那又有什么必要非得买下这家公司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