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终结》谁害怕这只“大坏狼”?(3)

经济外交的衰落

通常,除了缔结军事联盟,大国也会运用经济手段换取其他国家对本国利益的支持。这其中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双边援助,即一国政府通过借贷、补助、特惠贸易或资源交易等方式对另一国政府的直接援助。当然,经济外交有时也用于惩罚目的,如对目标国设置贸易壁垒、联合抵制、禁运或对他国经济组织进行制裁。

现在,这些手段仍在使用,但其权力效力却在减弱。首先,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国对另一国物资、消费者或是融资的依赖程度已经极大降低。而在世界贸易谈判中,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富裕国家,都将减少贸易壁垒、建立更开放的资本市场视为长期目标。“华盛顿共识”得到全面推行,成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其他机构的贷款条件,也削弱了美国及英国和法国等曾经的殖民主义国家几个世纪以来所掌握的权力。

当然,因为核问题而对伊朗进行制裁是个例外。联合国、美国、欧盟和其他几个国家对伊朗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如对伊朗石油实行禁运、削减与伊朗中央银行的交易及限制其旅游业。但在此过程中,美国还要考虑几个对伊朗石油有依赖的盟国的利益,避免它们受限。此外,一些国家有时并不愿意减少购买伊朗产品,其中既包括像韩国和印度这样的友好国家,也包括像中国这样拥有强大实力的国家。因此,美国在做决定时总是进退两难。

此外,通过对外援助彰显自身实力的国家现在越来越多。“二战”结束时,世界上仅有五六家援助机构,而如今却有60多家。20世纪50年代,高达88%的世界援助仅来自于3个国家,它们分别是美国(58%)、法国(22%)和英国(8%)。60年代,随着日本、加拿大和几个欧洲国家海外援助机构的建立,双边援助有了第一次显著发展。紧接着,荷兰和一些北欧国家成为对外援助的主力军,其对外援助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比美国、英国和法国的还要高。70年代,阿拉伯国家因为石油而发了一笔横财,它们纷纷建立起合作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伊斯兰国家和整个非洲的项目计划。到了90年代,随着东欧国家及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大国的加入,援助国的版图再次扩大。截止到2009年,美国、法国和英国的援助总额仅占世界所有政府发展援助的40%。

以上还只是双边援助的情况,它在全部援助中所占的比例为70%。而全球至少有263家多边援助机构,其中既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等世界性机构,也包括北欧发展基金等地区性机构,还包括世界渔业中心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委员会等专业机构。在多边援助中,发展最迅速的是通过非政府组织提供的私人援助,这些非政府组织通常都有自己的援助计划。2007年,政府发展援助(包括双边和多边)总额约为1 010亿美元,而私人援助总额约为600亿美元。与政府和多边组织相比,全球私人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更多,其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