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终结》霸权的风险(4)

这些国家的行为会威胁世界秩序的稳定从而导致美国必须出手制止吗?这些国家是不是根本就没考虑过打破美式和平,而只是力图在这一秩序下尽可能多地获得好处呢?它们的出现到底预示着什么?是美国主导的单极体系的深化,是中国等国家作为主要对手的初步崛起,还是世界秩序从单极向多极的转化(在新的多极世界中,美国只是日益增多的实力不相上下的伙伴和竞争对手之一)?有没有可能全部或个别金砖国家根本就是好景不长,很快就会陷入贫穷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失衡所造成的一系列麻烦?事实上,在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之后,这些金砖国家及其他表现耀眼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步伐已经放缓。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这一现实常会激发政治不满。以上几种观点都有各自的支持者,他们为各自的国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提升国家利益,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维护世界和平。

本书后面的内容将探讨为什么霸权问题让各国军事和外交思想家伤透了脑筋,为什么世界主要国家间的权力转移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远不止哪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军事实力最强、在奥运会上拿的金牌最多那么简单。但本章将要讨论的是一个常常被那些讨论并关注国家财富的人忽略的根本性问题。不管是世界头等大国,还是努力跻身大国之列的国家,抑或是看上去尚困在最底层的国家,都难以逃脱数量革命、迁移革命、心态革命以及伴随着这三大革命的权力衰退的影响。产出和人口增长的停滞,商品、思想和人口前所未有的流动,以及民众渴望和抱负的日益增强削弱着权力壁垒,这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现实,与各国的规模、收入水平、政治体制或军事力量无关。

随着权力壁垒的坍塌,有能力玩转权力政治的精英国家与曾经被大国占领或忽视的前殖民地国家、附属国及偏远的边缘国家之间的差别日益消除。过去,那些复杂且昂贵的智能化系统让少数国家拥有了信息优势;现在,现成的数据及网络资源让小国也能与大国竞争。过去,大国靠数亿美元的对外援助建立了良好声誉,扩大了影响力,赢得了其他国家的忠诚;现在,一国获得外国援助的渠道越来越多,不仅一些小国开始加入对外援助队伍,基金会也成为新的援助者,它的援助额比某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过去,好莱坞和共产国际曾经将各自的文化影响力发挥到极致;现在,孔子学院、宝莱坞电影和哥伦比亚的电视剧赢得了大众的心。

小国摆脱大国摆布的能力不断提升,这是权力转移的一部分。伴随着权力的转移,国际事务中出现了更多的权力行为体。“基地”组织、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半岛电视台都是例子,它们有着与国家不同的目标。恐怖分子、叛乱分子、非政府组织、移民团体、慈善人士、私营企业、投资者、金融家、传媒公司和新的全球宗教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军队和大使已经过时、再无用武之地了,它们只不过是限制了军队和大使的作用,通过新的渠道和方式影响国际议程。让我们以一段名为“科尼2012”的视频为例,该视频的制作者是基督教活动家、电影导演杰森·拉塞尔 ,他的目的是通过这段视频呼吁将科尼这个战犯绳之以法。该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后短短几周,播放次数已达数千万次,各方反响强烈,名人们也纷纷表示支持,呼吁采取行动,该视频对乌干达的描绘更是激起了一些乌干达人的愤怒。当然,对国际关系影响更大的还是军售、国家援助项目、外敌入侵的威胁及贸易制裁。并非所有小国都能通过新途径发挥影响力,但还是有很多小国做到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