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思索》四、神学研究:1900年至1902年(5)

为了替世人赎罪,耶稣下定决心毅然赴死,此种理念亦可佐证于《旧约全书之以赛亚书》(53)中有关耶和华仆人的若干段落,其中载明耶和华之仆“身受诸苦为赎人罪”,浑不知其受难的意义。此等故事源自犹太人流放年代,讲述以色列族流放异邦时期遭遇的种种苦难。作为“神的仆人”,以色列人备受磨难,只为引导异邦人觅得真神。

逗留于该撒利亚腓利比时,耶稣向门徒表露,弥赛亚(应上帝派遣前来拯救世人)之候选人必得忍受痛苦、直面死亡。同时,耶稣表示他便是“人子”,他就是“基督”。(马可福音8:29)之后,在逾越节期间,耶稣引领加利利的朝圣人群挺进耶路撒冷。众人步入耶路撒冷时,群众欢呼的并非救世主,而是拿撒勒 的先知,大卫王的子孙。犹大的叛逆之罪在于泄露耶稣自称救世主的秘密,而不在于告知祭司长捕获耶稣的处所。

与门徒共享最后的晚餐时,耶稣将祭祀祷告过的饼和葡萄汁分发给门徒食用,并坦言他自此“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国里喝新的那日子”。显然,在尘世的最后的晚餐中,耶稣是在庇护门徒,助其一同参与未来天国盛宴。自此,信徒皆确信自己必将被邀请至弥赛亚盛宴,于是圣餐仪式开始,以饼食和果汁象征上帝的洪恩。

借由“最后的晚餐”的余韵,他告诉审判官大祭司,“你们必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上帝)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可福音14:62)。过了安息日,“七日的第一日清早”,门徒发现坟墓是空的,急切期待主的荣耀即刻显现。“他们进了坟墓”,看见耶稣“已经复活”,因而确信,耶稣已然升天,与上帝同在。很快,耶稣就以弥赛亚及天国引领者的身份重归人间。

在这两部最古老的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公开活动的记载都是在一年之内发生的。在春天,耶稣自称“撒种者”,弘扬天国的精神;在秋季,耶稣企盼天国和尘世一样,可以收获回报,于是差遣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告知世人“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之后不久,耶稣便不再公开活动,与门徒一起隐退至该撒利亚腓利比的异教地区,或许隐匿至逾越节前,才融入加利利的朝圣人群,去往耶路撒冷。因此,耶稣公开活动也许至多为五六个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