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追求完美的生活却越来越混乱?(1)

心理医生

想象一个最完美的自己。你会做些什么?你会更自信、更宽容、更随和、更顺其自然吗?你会精通歌剧或19世纪的俄国文学吗?你会成为一个从容不迫、通晓多种语言的人吗?你会爬到职业阶梯的最高层吗?

我们应该以某种方式完善自己,这种观念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很多著作的主题都是自我改善,但人们却并不总是清楚怎么才能做到。在过去,这方面的建议通常更直接。塞缪尔·斯迈尔斯于1859年出版了著作《自助》(self-help),在他看来,人们应该培养高尚的品格:勤勉、坚毅、节俭。而现在关于自我改善的建议则无所不包,甚至名正言顺地把品酒也包含在内。而且那些建议往往自相矛盾,比如,我们到底是通过学会表达感情还是控制感情来改善自己呢?

同样,发挥潜能这个建议也犹如一道严令,以至于人们诚惶诚恐,唯恐无法达成目标,甚至成就卓著者也是如此。如此,当发觉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有差距时,我们就会责怪自己。我们以为只要再多一点儿远见或更勤勉,就真的能发挥出所有潜能。

成为更好的人这个想法极好,但我们对此的理解可能错误百出。最糟糕的错误可能是太执迷于追求完美。我们担心如果放弃追求完美,我们将草率行事,只能侥幸做成一点儿小事,这种担心并不少见。与此同时,我们可能也在思考,在完美这一高标准的“祭坛”上牺牲我们的心智是否值得。但是,真的一定是非此即彼吗?或许真正有问题的是我们的二元思维方式:完美或是平庸;要么总能达到最高标准,要么一败涂地。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创始人阿尔伯特·艾利斯曾阐述我们用来折磨自己的一些教条式的绝对律令,他的相关论述很有说服力。比如,我们相信要成为有价值的人,就必须拥有100%的成功,而实际上这一信念既不理性,也无益处。完美不是人类所能达到的境界,越是强求自己必须成功,就越不可能成功。对最终的结果思虑太多反而会令人崩溃。

斯多葛学派曾给我们一些实用的建议:如果以箭术打比方,就是说,我们应该尽可能做到熟练地射击,但无法保证能够正中靶心。瞄准靶心射击是我们所能做的,但一旦长箭脱弓,我们就无法控制了。我们错以为能控制结果,可我们所能控制的只是自己的努力程度罢了。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