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陀同时代的大雄(2)

两位王子虽然都离家出走并创始了新的宗教,但他们的修行又有着区别。佛陀最后放弃了苦修,来到了河边的菩提树下,悟出了一种过质朴生活、清心寡欲的修行之路。所谓质朴,指的是不匮乏,但并不主张故意去吃苦。而大雄的苦修比佛陀的苦修更加极端,为了达到完全断绝物欲的地步,他甚至光着身子拒绝穿衣服,身上沾满了屎尿也毫不在意,直到去世时,仍然坚持着苦修的生活。

从基本教义到修行上,耆那教和佛教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教义上,耆那教也承认灵魂的存在,有来生和今世。在耆那教的理论中,大雄本人也有前生,耆那教一共承认24代祖师,创始人大雄只是第24代。之后,由于大雄已经修行圆满,他的灵魂已经不需要转生,所以,耆那教的祖师就止于24代了。

在修行上,耆那教也同意善行和正见。它同样认为人类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达到极乐的境界。

有人甚至认为,耆那教就是佛教的一个变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小佛教,这样的看法不无道理。但为什么到最后,耆那教非但没有被纳入佛教,在印度的影响力反而可能超过了佛教呢?这可以分两方面来说明。

一方面,之所以没有纳入佛教,是因为耆那教比起佛教来,是一种更思辨化、更绝对化、更强调苦行的宗教,它对于人的要求更高、更小众,从而使得虽然接受它的人少,却更加坚定。

在世界观上,与佛教相比,耆那教更加接近于唯物主义,它否定了创世论,认为世界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原子构成的。灵魂也是世界的一部 分,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不过,正因为耆那教否定了神,反而让它产生了一种“万物皆有灵”的泛神论思想。不仅人类有灵魂,所有的动物和草木都有灵魂,因此都要保护,从这个方面讲,耆那教的泛神论和慈悲论比起佛教更加彻底。

耆那教认为,每一个灵魂都是不自由的。为什么不自由?这里,它引入了一个“业”的概念,所谓业,就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留恋,对物质的留恋会产生各种喜怒哀乐,并将灵魂束缚住,无法自由地飞翔。这里可以与佛教做一个对比,佛教是从人们的现实遭遇出发,因为现实中的人们遭受了太多的苦难,所以,佛陀教给了人们如何摆脱这种苦难的方法。而耆那教则更理论化地强调不管人们的遭遇如何,都要主动摆脱人世的束缚。佛教的“苦难”是被动的,耆那教的“自由”则是主动的追求。

为了摆脱“业”的束缚,耆那教强调了比佛教更加严格的苦修,甚至到了不洗澡、对于自己的屎尿都毫不在意的地步。这就有点儿像希腊哲学中的犬儒哲学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