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苦行、顿悟和反叛(2)

直到有一天,他决定放弃苦修,步行来到了一条叫做尼连禅河的小河边,沐浴后,他选择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静修。一位附近村庄的牧羊女苏佳达(难陀波罗)给他送来了乳糜,帮助他恢复体力。这件事却被他的五位随从当做是他已经放弃了寻找真理,于是离开了他。到此刻,他已经彻底形单影只了。

然而,这时的他却遇到了转机:他的理论已经快找到了。

如今的尼连禅河只不过是一条河水几近干涸的小沟渠,河床上布满了沙土,生长着野草,孩子们在玩耍,牛羊来吃草,然而在当年这里一定流水潺潺,充满了宁静和安详。

如同阿基米德洗澡时获得灵感一样,悉达多在这棵树下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望着宁静祥和的一切,终于获得了顿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

悉达多没有像伊壁鸠鲁派那样否认死后的存在,而是继承了原始婆罗门教的传统,相信人死后的精神是不灭的,只是进入了下一个轮回。这种轮回观念是佛教人生观一个基本的假设,也只有在这个基本假设下,人们的此生才有意义。

那么,既然灵魂是不灭的,人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在意此生呢?

答案是为了使自己死后的灵魂得到永恒。佛教不同于普通的轮回观念,在于它设计了一定的跳出机制。它认为,轮回本身就是受苦。如果要让灵魂过得更舒服一点,就要跳出这种不停轮回的局面,达到涅槃的境地。

我们把基督教和佛教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两者具有类似的体系,基督教认为人类死后要到炼狱赎罪,遭受痛苦;而佛教认为人死后会坠入轮回,人生本身就是苦难,是痛苦。基督教为赎罪设计了跳出机制,也就是说,如果人们活着的时候虔诚,那么可以升入天堂,从而不用在炼狱中赎罪;而佛教认为,遵从一定的修行,人可以在死后达到涅槃,跳出轮回,享受永恒。

那么,如何跳出轮回呢?

悉达多构想了一个“四谛”的理论体系。所谓四谛,就是苦、集、灭、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