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归宿是海——李鸿章海殇

河的归宿是海——李鸿章海殇

回首起来,1861年,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是别具深意和远见的一年。

这一年,天狼星的伴星被发现,铊被发现;美国林肯就职,开始了南北战争;意大利王国成立;沙俄开始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在跟屠格涅夫吵嘴后,托尔斯泰与之绝交。

而这一年,在遥远的东方,一个弱国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强运动。

彼时的中国,已不再是天朝上国,不远处的波涛上,有敌自海上来,坚船利炮,器械精良。作为自救之举,李鸿章办洋务,不但承担了救清朝的大任,还承担了救中国的大义。

身处晚清大变革时代,李鸿章几乎以一人之力拉开了中国工业革命的大幕,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他主持下,中国有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

然而在李鸿章身后,他除了被认为是一个权臣、名臣、重臣、能臣之外,更被认为是一个卖国贼,一个汉奸,一个清朝的陪葬者,一个死忠愚忠的忠臣——他死的消息刚一传来,慈禧当场就流下泪来,感而叹之:“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这个生于1823年、死于1901年的老臣,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皇帝,几乎度过了清朝三分之一的岁月,从他24岁中进士受业曾国藩算起,五十多年来,对于大清王朝,李鸿章修补过它的城池和江山,主导过它的中兴和自救,也见证了它的衰落和破败。

最后,李鸿章先于他的王朝而去,国破而老臣不在,九泉之下,他不用再担此重责。

对于李鸿章,毛泽东说“水浅而舟大也”,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自古英雄惜英雄,他们能懂他的远见,也能体味他的彷徨。有一句法国谚语说,面临危机,才知英雄无几。是的,英雄无几,所以今天我们怀念李鸿章。

多少年后,在置身其中、深尝三昧之后,我们才知道世界变了,滚滚如逝的黄河水,终究要喘息着进入浩瀚的太平洋;尘泥飞扬的黄土路,终究要呜咽着被铺上乌亮的柏油。

而多少年前,在那个苦难的时代和大地上,李鸿章似乎早已看透了这一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