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当地堤坝区官员说,当时的情景仿佛是打开了澡盆的放水塞。位于城市上游的洪水水位在1小时内下降了6英寸。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当你的身家性命都赌在防洪沙袋上的时候,几英寸往往生死攸关。不出24小时,在位于门罗上游的阿肯色州的弗尔森索大坝(Felthensal Dam)处,沃希托河水位下降了约1.5英尺。
发生了什么事?大自然偶尔会用极其迅猛的速度解决灾害问题;这一次,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解决的方法,但是大自然的行动更加迅速。门罗上游约20英里处的一道大堤有两处发生破损。大堤破损之后,水位上涨的沃希托河从此处涌入了16 000英亩的废弃大豆田中。冲破堤坝阻拦的沃希托河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洪泛区上。
这次大堤破损非但没有造成灾害,反而指出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明路。2009年的洪水为门罗人上了关于投资自然的生动一课,任何公益宣传或公共行动都不可能有如此的效果。
将河流重返洪泛区变成永久措施,可以让曾经生长在路易斯安那州洪泛区土地上的阔叶林、鱼类和野生动植物重现生机。此举对下游的人民也有好处。生活在门罗的人们懂得,洪泛区可以减小沃希托河堤坝系统其他部分承受的压力。
尽管拆除堤坝显然是个合理的选择,但这对于生活在干流周边的人来说依然是个大胆的想法。路易斯安那人依然记得,飓风“卡特里娜”发生时堤坝崩溃对新奥尔良造成的巨大破坏,这种举措将是对历史、文化甚至法律的对抗。然而,经济改变的同时,人们对自然价值的意识也应该随之改变。当农业是密西西比河下游的经济支柱时,洪泛区冲积平原作为农田的价值超出了其他考量。现在,这一地区拥有更为多样性的经济形式,为我们反思过去、权衡利弊所做出的选择提供了机会。
驯服密西西比河
自从欧洲移民踏足密西西比河沿岸起,人类就开始了试图控制密西西比河的行动。洪泛区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而密西西比山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洪泛区森林之一,占地约2 500万英亩。早期定居者立即开始对地势较高的地区进行开垦,修筑了东部围堤;按照许多地区的法律要求,取得垦荒地权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以筑堤的方式进行“改善”。随着沿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建起越来越多的城镇,保护城镇的需要与日俱增,于是出现了这个马马虎虎建造起来的堤坝系统——有的部分坚固,有的部分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