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媒体时代精英创作(7)

现场对话

提问:我讲一下刚才听了那么多之后的想法。陈可辛是中国的导演,他以前是拍爱情喜剧的,两年之前他拍摄了一部大片,叫做《十月围城》,因为他想吸引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前面谈到了现在拍摄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在中国、亚洲和欧洲的观众中,他们对于电影的品位是非常不同的。那么在欧洲拍电影的时候,或者是在其他地方拍电影的时候,如何来迎合中国的观众?

德瑞克·艾利:在亚洲,大家都喜欢传统模式的电影,比如说悲喜剧,而欧洲的观众喜欢看对社会的批评。

休·赫德森:以前有一些电影在欧洲很受欢迎,在亚洲并不是如此,在亚洲受欢迎的还是大成本的电影。

巴瑞·莱文森:我觉得电影是一种语言,而语言一直在变化,电影对中国来说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对中国观众来说还是一种新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发现电影在发生新的变化。在法国曾经发生过新浪潮运动,就是把三四十年代的电影进行转变,拍摄了一些新的电影给法国的观众看,随着很多新的电影人越来越成熟,观众以后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新的电影。他们的电影风格也会发生转变,可以说电影文化也是在慢慢变化的。我相信随着中国观众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影,中国导演会拍摄出越来越独特的影片。德瑞克·艾利:王全安导演,你当时的电影偶像是谁?

王全安:我在北京电影学院受教育,我们当时的偶像主要是欧洲电影大师,是大师电影教育出来的一代。对我个人影响大的有费里尼导演。德瑞克·艾利:有中国的电影导演吗?

王全安: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电影导演对我影响比较大。当然也有我师哥的影响,这是一种最直观的感觉。德瑞克·艾利:我再问一下休·赫德森导演,对您影响最大的是哪些人?有没有英国的导演?

休·赫德森:大卫·里恩,他早期的电影非常出色,很多电影是从小说改编的。德瑞克·艾利:后来发现这些电影需要观众很强的理解能力。

休·赫德森:我认为所有的电影都可以很艺术,为什么会有专门的艺术电影出现,我觉得这是很难理解的,有很多电影人都很困惑于艺术电影。德瑞克·艾利:有的电影对观众要求非常高,很难吸引到普遍大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