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媒体时代精英创作(4)

巴瑞·莱文森:开始很多新的导演有一些直觉。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好故事,那就来拍摄电影,但是90 年代有一些转变,有一些人并不知道人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电影。比如说电脑行业的苹果公司,它是整个创新方面的领头羊,因为他们公司的核心(史蒂夫·乔布斯)还活着,他有很多新的想法,可以说他对整个公司的发展负起了很大的责任。可以说在80 年代起着作用的电影人消失了,当时很多人并不清楚到底应该拍摄怎样的电影,他们不知道观众会喜欢什么样类型的电影,对某种类型的电影会有什么反映。

休·赫德森:那个时候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电影观众,主要是一些年轻人,他们看了很多MTV,受此影响,他们希望电影可以同样地讲故事。除了要讲一些人性的故事,你还需要其他一些拍摄的手法,来制作年轻人喜欢的电影,所以导演必须寻找到一些可行的资源,我觉得将来拍摄电影会变得越来越难。

德瑞克·艾利:我想问王全安导演,我想知道你们过去电影制片厂的体系是如何运作的,在过去的8 到10 年,我们发现中国越来越市场化,但是你们还是有很多大的制片公司。你正在拍《白鹿原》,《白鹿原》是一个历史全景大片,你之前拍摄的都是小成本的制作,你是不是要向制作方推荐这个电影?你如何解决这个项目的融资问题,来确保拍摄高质量大场面的影片?

王全安:中国的情况是钱比较多,融资比较方便,很多盲目的钱也比较多。两位同行谈到的这种状况:融资成为一种困境,听起来他们可以到中国来融资,然后拿到美国去放映,因为中国有很多投资人是比较盲目的。中国现在处于一个很混乱的阶段,同时很有生机,很有张力。这个时候有很多经验是自己建立的,没有一种固定的方式,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导演,都在摸索的阶段,这可能是一个我觉得最有意思的阶段。比如说我来拍像《白鹿原》这样在中国艺术片最大的制作,没有人说一定会成功,基于文化水准还是商业来负责,如何使这样的问题获得平衡,谁都没有经验。

我个人还是希望能保证拍电影的前提,就是我自己希望电影是什么样的,假如说和电影不吻合,我争取说服对方,如果不能说服,我会放弃。德瑞克·艾利:为这个项目融资困难吗?

王全安:不困难。因为这个小说比较吸引人,里面有很尖锐的政治问题,有很多比较吸引人的东西,真的为这个电影买账的人很多。

德瑞克·艾利:你认为中国的投资人和电影制片厂,他们对于中国现在拍摄的电影类型是不是更加开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