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忽视的坏习惯
在平时的相处或者与老师的谈话中,家长的责任体现在对于孩子习惯的观察上。你注意到自己孩子身上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吗?如果有,你知道坏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吗?孩子养成了坏习惯的话,父母应该怎样予以纠正?如果你认为这些问题只不过是一些很简单的现象,你就大错特错了。
在接受家长的咨询时,有一位家长和我说到了她的姐姐,她说她姐姐是一个急性子,风风火火,但姐姐8岁的女儿玲玲却喜欢磨磨蹭蹭,做事拖拖拉拉。更让玲玲妈妈伤脑筋的是,每次让她写作业或者要去学习舞蹈的时候,玲玲不是说头疼就是要上厕所,而且在厕所一蹲就是十几分钟甚至二十几分钟,妈妈偷偷去看,竟然发现她在厕所玩玩具或者看课外书。妈妈多少次对她好说歹说,有一次甚至打了她,但效果都不明显,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很显然,虽然看课外书和玩玩具的喜好并没有错,但是整个过程说明,这个孩子已经养成了回避沟通和磨磨蹭蹭的坏习惯。
在培训过程中,我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对孩子的坏习惯做了一个总结,孩子身上多发的坏习惯五花八门,比如吃饭挑食,做事磨蹭,做作业精力不集中。父母跟他说话时装作没听见、漫不经心,习惯撒谎,不讲卫生等等。
其实,孩子的坏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养成的。他们起初并不知晓这是一个很坏的习惯,只不过出于一种思维和行为的惯性。在养成的过程中,责任最大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父母。国内的著名教育家周弘说过:“事实上,在我们身边,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你可能忽视了孩子对于外界不良刺激的感受和接受能力,他们有时对外界的信息缺乏分辨和抵抗力,但同时你也可能忽视了自身不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更多时候,是我们使他们养成了大量的坏习惯。父母是第一责任人,孩子不过是被动地承受了这一结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言传身教的启蒙者,有种略显偏颇的但有一定道理的说法是: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对父母的直接模仿中学来的,比如不喜欢洗澡和打扫卫生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大多也不会很讲卫生;喜欢酗酒和吵架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往往也会出现暴躁的情绪。如果属于这一类的原因,那么父母就首先应该检讨自身的问题,就此主动向孩子道歉,取得孩子的谅解,与孩子一道进行反省,共同制订改正的时间表,然后一起去纠正这些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