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作者身份和明星身份(11)

斯柏科特的成就仍然令人瞩目,对他1991 年的CD 套装作品《回到单声道(1950—1969)》(Back To Mono[1950-1969 ])的正面评价显示了人们对他作品的兴趣还在延续。在这之上,斯柏科特对他的60 首单曲重新灌录(加上他尝试出版一张收录所有歌曲的专辑,《给你的圣诞礼物》[Christmas Gift to You]),并保留了它们原有的单声道声音。斯柏科特对作者身份的宣告结合了他最初的音乐创新和他的“明星”生活方式所创造的神秘感与争议:一个怪癖的混合体(例如在工作室里带枪的小插曲),20世纪70 年代一场混乱的离婚,还有他在社会关系上被日益孤立。2003 年他因涉嫌谋杀被捕,更增加了这种神秘感。而讽刺的是,这却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新的吸引力。正如穆尔菲尔德总结的那样:“通过对录音进行完全艺术化的控制,斯柏科特实际上重新定义了制作一张唱片意味着什么。他永远改变了看待制作人的方式。”(Moorefield,2005:12)

“说说‘我这一代’”:彼得 ·汤申德和谁人乐队

彼得 ·汤申德是谁人乐队的主音吉他手和主要的词曲作者,在乐队的早期,他总是对摇滚乐抱有十足的自我投射的态度,他关心的是将摇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进行推广,从而能够启发并推动社会变革。但是,正如玛希观察到的那样,他将“关于摇滚艺术重要性的极其华而不实的宣言与在这整件事细枝末节上不诚实的自谦”混为一谈(Marsh,1983:288)。

汤申德的一系列热门单曲都是关于年轻人所遭遇的挫折的,最著名的那首金曲《我这一代》,1965 年获得英国榜单第2 名。在当时的美国,谁人乐队还没去演出过,推广有限,所以这首歌只在排行榜上获得了第74 名的位置。这张唱片树立了谁人乐队作为披头士乐队后最具创新性的英式摇滚乐队之一的地位;这首歌成为他们演唱会的压轴歌曲,并且在他们第一张唱片中作为主题歌出现(由英国的伯朗士威公司[Brunswick]发行):“突然之间,谁人乐队从一大群颓废派中脱颖而出成为发言人,结结巴巴地代表了整个一代人,虽然谁人乐队是最有潜力的一个。”(Perry,1998:30)虽然这首歌听起来非常自然,《我这一代》实际上是汤申德呕心沥血之作,其间经历了一系列中间阶段。

谁人乐队和《我这一代》被与摩德(Mod)联系起来,这是一种1963年发源于伦敦的亚文化。在乐队经纪人深思熟虑的市场运作下,谁人乐队最初叫做“大数”(The High Numbers),以这个名字发表的第一张单曲I’mthe Face/ Zoot Suit(1964)采用了摩德的俚语和穿着打扮。作为一种年轻的亚文化,摩德主要是一场工人阶级运动,着装上高度程式化,经常变换时尚潮流,并对美国节奏布鲁斯音乐充满兴趣。摩德族为周末派对而活,服用兴奋剂,特别是“紫心勋章”(安非他命)。后来,在摩德内部出现了基于不同阶层的派别,每一个派别都有不同的风格:一种艺术学校的、装腔作势的风格、主流摩德风格、速可达男孩(scooter boys)风格,还有后来演化为光头党的硬摩德风格。摩德族的生活方式戏弄并破坏着他们所属阶层的那些值得敬佩的传统以及他们很多人从事的、相对非技术性的办公室工作(参见Barnes,1979;Hebdige,1979:第四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