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是否还会到来(1)

许多人担心一旦中国放弃不结盟政策,中美之间的对抗会把世界重新推回到20世纪的冷战中去。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把两极格局与冷战混为一谈了。两极格局是指大国实力对比及其战略关系,而冷战是指以军备竞赛和代理人战争为主要方式的争霸。两极格局可以是冷战,也可以是热战,还可以是和平竞争。1988年美苏达成了削减战略核武器的协议,这也是人类自有了核武器以来的第一个裁减核武器的协议。当年实现了冷战时期美国总统对苏联的首次访问。双方签署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后,里根在莫斯科宣布冷战结束,美国不再视苏联为邪恶帝国。如果我们以里根的宣布为准,那么冷战结束于1988年,但两极格局却没有随之结束,而是延续到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这个事实说明,冷战与两极格局不必然是共生的。

当2023年中国成为超级大国时,世界可能形成两极格局,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必然要再次进入冷战状态。冷战的形成是需要条件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两大阵营之间没有经济和文化联系、双方限制人员往来等都是必要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行。如果我们将美苏战略竞争比作拳击比赛,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则很可能是足球比赛。前者以暴力为主,而后者虽偶有肢体冲撞,但暴力不是竞争的最主要手段。人类的未来太长远,没人能保障今后永不再发生冷战,但是对于未来十年,我们可以预测没有冷战的危险。未来十年,美国肯定是要不断地发动战争,中国卷入小的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但中美双方进行直接的战争或代理人战争的可能性则很小。中国核能力的提高、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以及市场全球化共同决定了未来十年中美战略竞争的形式和内容将不同于美苏,即不是冷战式的战略竞争。

核武器将使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以和平方式为主。冷战初期人们并不了解核武器有防止世界大战的作用,学界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了核武器的这个政治功能,而到80年代才被政治家们接受。核武器不仅消除了“二战”后再次发生世界大战的危险,也防止了美苏之间的直接战争。苏联解体后,美国加快了反导系统的建设速度,然而20年反导系统建设的结果是,反导系统并不能有效减弱核武器的战略威慑能力。2012年中国的战略核武器实现了全部机动化和分导多弹头。机动性增强了战略核武器的生存能力,而东风–41这种分导多弹头的洲际导弹则增强了核打击能力。两者结合意味着中国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有效提高,战略威慑的可靠性大幅提高。中国核力量的提高使得中美之间发生直接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冷战后,人们对于核武器可防止核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国竞争的战略行为。中美更加注重提高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的现代化水平,但放弃了赢得核战争的想法,认为以战争争夺霸权的成本太高。核武器的扩散使得代理人战争升级为全面战争的代价增大,因此也使代理人战争变得不那么可取,中美也不愿承担通过代理人战争争夺领导权的代价。因此到2023年,中美军事竞争将体现在武器装备的改进上,而双方发生直接战争的危险会进一步下降,发动代理人战争的可能性也很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