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应对危险,就没有资格当领袖(1)

不能应对危险,就没有资格当领袖

毛泽东已经接近他一直要寻找的那些本原了,一个明显的迹象就是他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每个学员都发了枪,军训成了主要内容。

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观点明确,他欢呼这暴风骤雨,他欢迎这燎原大火,他希望彻底革命,他选择了自己的立场,他显然站到了一切既得利益者的对立面。

蒋介石也旗帜鲜明,站在了人民大众的对立面,他亮出的不光是立场还有明晃晃的大刀。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逮捕和屠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南京的蒋介石与武汉的汪精卫分庭抗礼,再加上北京的张作霖奉系军阀政府,中国一时表面上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其实局势已经完全倾向蒋介石。面对危机,陈独秀没有任何作为。

毛泽东预感到风云将要突变,一场大劫难很快就要来临,看到领导者陈独秀依然茫然无知而无力改变,他独步徘徊在武昌蛇山的黄鹤楼前,面对滔滔奔涌的长江水流,或许诗句更能表达出他内心的忧虑:《菩萨蛮·登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是毛泽东最忧郁的一首诗词。毛泽东没有力量,面对危机,他无法应对,虽然在诗词的最后,他以“心潮逐浪高”收尾,但依然无法掩饰无奈。山雨欲来风满楼,多数实力派走向了反革命。

5月17日,进攻武汉的反共军队和叶挺部队开战,毛泽东组织中央农讲所的四百余人参加战斗,这大概是毛泽东当时所能动员的所有力量。他表现出只要有力量就要反抗的勇气和决心,他绝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

5月21日,驻长沙反共军队对湖南革命者举起屠刀,毛泽东的追随者们受到残酷屠杀。

6月6日,朱培德在江西以“礼送出境”的名义逐走大批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