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金钱、武力(5)

在北京,毛泽东和李大钊接触更加频繁,毛泽东后来说:“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

驱逐张军阀的第二个战场在上海。1920年4月1日,一帮湖南名流在上海成立“湖南改造促成会”,毛泽东在这里送走了萧三等第二批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此时,他的力量依然在向外发散。

在上海毛泽东找到了章士钊,希望为留法学生募捐到学费,获得他的支援。章士钊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名人,他与黄兴很熟,曾积极宣传孙中山,鼓吹革命,参与策划过起义,曾赴英国留学,接近过袁世凯,后又参加了反袁、讨袁斗争,还投靠过段祺瑞推行复古倒退政策,最奇怪的就是他与中国近代的大人物关系都不错,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复杂的人物。

章士钊与毛泽东的岳父杨昌济是老朋友,杨昌济临终曾将毛泽东托付于他,显然,章士钊很看重老友杨昌济的判断,他自己没有钱,但有极大的号召力,居然募集到两万大洋,交给毛泽东。这是毛泽东在世俗领域中取得的重大进步之一。我们常常关注各种思想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却常常忽略世俗领域中实力的作用。对毛泽东来讲,他光是接受马列主义并不能代表他就有力量,就能号召同志集聚到他的周围,上面已经谈到,毛泽东已经列出了三个世俗力量:知识、金钱和武力。

两万大洋是个什么概念呢?之前的毛泽东的工资最高曾到过8块大洋,就相当于一个工资800元的小伙,突然间得到200万元,不用要发票,也不问你做什么用,这种支持表明毛泽东已是有某种获得他人认可的资格和能力了。章士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类,他与毛泽东的渊源深厚,所以单单以苏俄式的革命的眼光看待中国近代史就会发现,怎么可能会有章士钊这样的人物处于上层,他是鲁迅笔下的落水狗,是标准的反动派。而要是从我们提出的主线来看,也就是按照毛泽东大联合的理论来看,章士钊不但不是异类,还是一个起到重大作用的大人物呢。所以淡化各种主义对理解历史有着很大的帮助,不要先给自己定出框框才好。

陈独秀这时也在上海,正同李达等人筹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同陈独秀见面深谈,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这确实是很关键的一步,和南陈北李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巨人相继晤谈,可以说是毛泽东第二次离开湖南的巨大收获,南陈北李在中国历史上应当有着独特的地位,适当地高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虽然路需要自己走,但在关键时候的指路人还是要感谢的。不过多数人没有意识到,任何世俗领域的领袖都无法拒绝毛泽东。已经获得某种认可、赞助以及相当的名气的毛泽东又要回湖南了,这时他事业的基础还在湖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