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师范:低成本扩张(3)

毛泽东选择学习商业,无非是他认为国家该建设了,自己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得到发展。紧接着一所公立高级商业学校的广告更是说得天花乱坠,于是他又交钱进入这所学校。老爹显然支持这种听上去距离发财最近的专业。

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摆在他的面前,高级商业学校基本上使用外教教学,而且没有教习英语的老师,此时的毛泽东大概除了英文字母什么都不知道,毛泽东只好退出。

最后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在这所学校里,毛泽东又只读了半年,因为他发现在学校里读书还不如自学。

一旦认定了的事,毛泽东是敢于采取行动的,哪怕是惊世骇俗的。他毅然退学,寄居在湘乡会馆,每天步行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

我们常说自学成才,可是事实上现代社会很少有人认可自学了,原因是各种专业已经变质为行业垄断了。要想长见识,自学实际上是最佳的最有效的途径,原因是自学是自发的、自觉的,并且自学只会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知识,这样积极的学习远远强于被动的、强制的灌输性学习。所以为了提升自我必须自学,而为了进入别人的领域才需要上学。

毛泽东为自己订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他的学习十分勤奋,像牛进菜园一样,不停歇地埋头读了大量中外书籍,每天中午只吃几块米糕,他在这个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他才知道世界原来是多么大,中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的家乡则小到没有踪影。

自学持续了半年。

毛泽东的自学生活虽然自认为“极有价值”,但已难以为继,他遇到了难题:老爹不支持他这种似乎是漫无目的的读书,老爹看不出来这样自学有什么前途,拒绝继续供给费用。

毛老爹的直觉是相当有道理的,读书不单是学习知识,而且是进入社会前的一个热身过程,是每一个人建立自己一生社交圈子的最重要的阶段。毛泽东必须做出选择和决定,不得不面对现实,这时,他已快满20岁了。

毛泽东决定重新回到学校读书,最终他选择上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后来合并到第一师范,到1918年暑期在一师毕业,前后共做了五年半师范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