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师范:低成本扩张(1)

一师:一个政治家的好圈子

选择师范:低成本扩张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革命呼唤着在中学读书的毛泽东,他投笔从戎,到湖南新军当了一个列兵。此时湖南新军的头领就是程潜。1949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程潜,说起往事,程潜才知道自己的军队里面曾有一个叫毛泽东的小兵。参军表明毛泽东是一个行动者。38年后,中国近代所有的大人物都被毛泽东超越。

我们依然需要关注毛泽东行为上和思想上的转变和进步,看看到底是什么因素构成他上进的阶梯的。当兵时,毛泽东自恃是学生,所以不去挑水,而是花钱买水喝,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毛泽东是十分看重身份与地位的,支撑他上进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通过读书可以获得上层社会地位。上进心就是向上看,不是吗?但事实上这是假象。多数人一辈子都不知道只有向下看才是真正的成功。

在当兵期间,没有发生大事件,似乎这时他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这个名词,毛泽东很有兴趣,和士兵们讨论,还热情地写信给几个同学提出应该研究这个问题,可是,反应很冷落,几乎没有人搭理和响应。我们读关于毛泽东的书,最怕的就是主义这一字眼满世界地飞,在一些人看来主义是那么地重要,离了主义就不会说话,可是他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就是社会主义也有无数的版本呢。

主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它大概和定理的意思最接近。我们知道科学上有许多的定理,都是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些公式和结论。这个主义大约就是文科定理。例如资本主义社会就是指资本起着决定作用的社会,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社会可以说就是一种进步,因为封建社会人一生下来就不平等,当然资本主义也不意味着公平,只能说比起封建社会强那么一点点,这样我们可以推断社会主义大概就是以集体利益为主要原则的一种制度,不过社会主义有许多版本,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里面包含的内容也随着民族和时代的不同而大相径庭,我们知道当兵的时候毛泽东第一次听到了社会主义这个词,这就够了。

在军队中,毛泽东试图说服自己周围的士兵接受自己的主张,结果叫他很失望,似乎只有两个列兵和他关系较好,而其他的流氓混混,则是有奶便是娘的主儿。吃谁的饷就会为谁卖命,这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原始的规矩,这使得毛泽东得出一个人生最重要的结论,就是在别人的房子里面盖自己的棚子是不可能的。任何希望自己上位的人,都应当明白这一点,不要光看着隋文帝、赵匡胤、袁世凯之类的成功者,他们都是遇到了两个同时出现的机遇:恰逢乱世,而位于自己上位的当权者弱小,这样的机会是极少见的,概率和中大奖接近。要想成功必须自立,这是成功人士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打工者很难成为公司老板就是此理。独立自主就是毛泽东当兵的收获,懂得这一点是人生自立的开始,但光是懂得还远远不够,必须是确定这一点才成,也就是说要融化在血液里,成为本性,显然此时的毛泽东尚未达到这样的认识,因为这需要时间和进一步的磨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