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置疑的事实:国富了(3)

马丁·雅克在他的著作《当中国统治世界》中这样欣喜地描述中国的“经济盛世”:中国政府的经济战略都是极其精明和富有远见的,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飞跃增长,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同时还制定了并非不切实际的目标,即让该数字在10年内再增加一倍。尽管经济增长的程度各不相同,但这种增长不再局限于少数几个沿海城市,而是已经呈波浪状地分布于中国的大多数省份。

虽然有些夸张,但这样的论调并非空穴来风。在中国绝对富有这棵大树下,我们普通人也能享受到“绝对富有”的惠泽。

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只有300多元,到2007年已达到13000多元,整整提高了40余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78年的133元提高到4140元。

只看数字还略显抽象,如果参照一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或许就更直观了。

根据《物料价值则例》记载,1769年,北京建房工人(无特殊技能)的日工资为77个铜板,即0077两银子,按当时物价,相当于一天能挣54斤大米,56斤面粉,29斤肉,28斤鱼,73斤豆角,06米棉布,82只鸡蛋。之所以选择1769年,原因在于此时属于清朝乾隆中期,产业技工的收入达到顶峰。此后,普通人的收入慢慢衰退,直到民国时期才有向顶峰回升的余地。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几经波折,艰苦探索前进的道路,收入水平仍然不高。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短短30年,中国普通人的收入彻底超越历史。

经济学家陈志武在2005年所著《“数”说“改革开放”165年》中也证实了这种“绝对富有”——2005年北京普通工人多工作一天的收入大约55元,这55元相当于32斤大米,41斤面粉,9斤肉,113斤鱼,18斤豆角,9米棉布,113只鸡蛋。

GDP增长,你富了吗?可是,富有这回事,就像GDP一样,虽然我们普遍将其作为一种标准,但实际感受却千差万别。当然,总体感觉还是一样的——我们比过去的日子好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