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忽然就抑郁了,因为当你还像井底之蛙一样“小富即安”时,你昔日的同窗果断地抓住中国“大富”的机会,赚取更多的财富……这就是相对富有。
与上一代相比,你毫无争议的富了。与国家举世瞩目的快速致富相比,与许多比你富有的同辈人相比,你对自己的“绝对富裕”又该持何种态度呢?
其实不论任何国家,富有都是个相对话题。美国人和中国人比起来,他们很富有,因为美元的绝对购买力远超人民币;但是美国人和美国人比起来,未必多么富有,大家都差不多,只是衣食无忧罢了。
放大到国家这个层面,中国的绝对财富确实比过去多得多,但是和美国比起来,也不一定富有。
还是那句话,绝对值上,我们富有了,相对值上,另当别论。
历史上,西方人看待中国,其实是以艳羡的角度来切入的。早在美国诞生之初,亚当·斯密就像所有的西方人一样,带着向往的神情描述中国的经济现状:“中国长久以来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土地最膏腴,农业最发达,人口最多且最勤奋的国家”,但由于另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财富已经臻至其法律与制度性质所能容许的限度”,因此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在近代陷入停滞。
这之后,又过了100年,从1978年改革开放始,中国再度重回西方人艳羡的视野。这次,是我们的疯狂创富速度和爆炸性的财富增长效应让别人着迷。很多西方人不再一味地怀疑中国,他们带着或许“哗众取宠”的心态疾呼:中国重新站起来了。
这样的态度,基本上就是此前数百年内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视角,一方面,他们承认中国的绝对富有,另一方面,他们又怀疑这种富有的有效性与可持久性。有时候,这两种视角又分别走入极端。
每当中国在获得70年左右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继而迸发出惊人的财富增长之时,向往中国富有的一派观察者便会极力夸大中国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