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舅(2)

恶少们知道酒舅曾经学武,能点穴,和人相打时,只用力踩对方的脚盘,那人便倒地不起。

结果,大家都买酒舅的账,一场大斗,便不了了之。

酒舅,从小不靠家产,自己出来闯天下,由一个月薪两块钱的小子,渐渐爬到成为一间树胶机构的经理。在那小镇上,酒舅算是一个大绅士。

晚年,他父亲不跟其他儿女住,而钟意和酒舅在一块,因为他谈吐幽默,又烧得一手好菜的缘故。

而这个儿子,和其他人想象不同,到底个性忠直,一直与父亲很亲近。渐渐地,他也得到了他父亲的熏陶,养成了读历史的好习惯,对文学也越来越有修养。酒舅每天陪着他父亲读书写字,练出一手柔美的书法,这一点,村子里的人做梦都没有想到。

去年,酒舅去中国旅行,在内地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团体有广东省杂志的记者和澳大利亚的撰稿人及摄影师。

起初,大家认为酒舅是个南洋生番,样子又老土,都不大看得起他。

一坐下来吃饭时,酒舅看到什么地方的人就用什么方言相谈。

“你会说几种话?”广东记者听了好奇地问。

“会说一点广东话、客家话、福建话,还有潮洲话……”酒舅轻描淡写地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说,“不过,这些只是方言。”

澳大利亚人前来搭讪,酒舅的英语更像“机关枪”。当然,他还没有机会表演他的马来语和印度话。

每到一处古迹,酒舅更如数家珍。

他父亲的教导,并没有白费,比当地的导游更胜一筹,令众人惊讶不已,事事物物都要向酒舅探询。

过后,广东画报有两三页的图文报道,称酒舅为罕见的南洋史学家及语言学家。酒舅读后,笑得从椅子上掉下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