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简单的历史事实可以为以上问题提供一个直截了当的答案:国家一旦经历战争,致命的通货膨胀就会发生。当然这还不能完全解释根本原因,因为每段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的具体因素,但所有这些通胀“插曲”都是发生在同一种政府行为之后——鼓动全国支持战争,然后开支远远超出税收。每一次战争,从独立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林肯到林登·约翰逊,美国政府都会亲眼目睹将整个民生作为赌注的巨大危险。这些战争中的美国政府实践了其他时候不敢去实践的事,其所付出的代价也远比战争的意义更大,不管是否需要赢得这场战争,也不管美国政府到底该如何为这些战争“埋单”,总之战争之后要疲于应付的永远都是其造成的经济后果。
战争时期所做的政治抉择永远都丑陋无比。从理论上讲,政府仅仅通过增加税收就可以达到为战争埋单的目的,但这却会严重影响民众对这场战争的支持率。林肯、威尔逊、罗斯福和约翰逊都曾经选择增加税收,但他们又全都不得不在赋税收入中降低战争经费比例。与害怕增加税收会导致美国民众反对越南战争的林登·约翰逊一样,亚伯拉罕·林肯也十分担心额外税收是否会加剧人民的苦难和内战中的牺牲,从而导致战争更加恶化。或许将林肯的挣扎与林登·约翰逊在印度支那战场上的拼死冒险相提并论有些不妥,但二者的相同点却是两场战争都造成了相同的经济后果。
对于每一次会危及国家安全的巨大危机,联邦政府都会用借钱的方式支付战争费用。其会大量积聚政府预算中的战时财政赤字,然后卖出国库券,覆盖新债务。在林肯时代,其解决战争经费的方法则更加直接:国民政府只需印钞票,即被称为“绿币”(greenback) 的近5亿美元新货币,然后将其用在战场上。
每一次战争之后都会立即出现经济的大幅度增长和紧接而来的通货膨胀的突然性爆发。找出历史事件中的相同点很容易,但要想解释政府的财政行为何为会“传染”给物价却并不那么容易。经济学家自己也在深入讨论这种“联动装置”的运作程序。有些人认为是战后压力对实际经济产生了影响。当人们回归对和平时期的向往,其被长期压抑的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就会超过实际经济的生产能力:这种突发性的商品短缺会导致高物价的产生。而有些人则强调货币供给的角色,即认为政府会扩大货币供给量,以弥补政府的战时支出,从而有财力实现大规模借贷。战后环境下的货币供给极易满足经济发展,但结果却会造成通货膨胀。与经济学中存在的诸多分歧一样,对于非经济学家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在各种解释中挑挑拣拣。也有可能二者都对,政府的财政政策及其货币政策与经济过度发展及其造成的物价飞涨就是在相互作用、彼此影响。
现代通货膨胀的急剧恶化因其前所未有的长期持续性而表现出独一无二的特征,因而也更加令人困惑。目前的物价飞涨很明显是始于1966年的越南战争,但和其他每次“插曲”不一样的是,它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持续几年后就被成功遏制。通货膨胀已经持续10多年,而且即使是在和平时期和经济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也依然如故。这场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通货膨胀并没有以往那么严峻,但却异常顽固,且呈现出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通货膨胀都更为复杂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