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美国12艘混合动力战舰中“马丁岛”号两栖攻击舰成为第一艘下水的战舰。单在其处女航中,它就节省了近200万的燃料成本。低速航行时,它仅需要一个由辅助涡轮驱动的电动马达提供动力。高速航行时,主涡轮机便投入工作。这是美国海军迈向全电动船舰的一步。负责美国海军舰队准备工作的菲利普·卡洛姆(Philip Cullom)少将说,当全面执行导弹防御任务时,一些船舰40%的能量都得用于电子系统。他说:“有了全电动战舰,船长就能像电影 《星际旅行》中那样下令将能量转到武器上或发动机上。”
在可预见的未来,清洁能源技术将主要是从商业领域流向军事领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新技术,比如“翼身融合”飞机和新型合成材料,则可能出自军方资助的实验室。至少,军队能够成为昂贵的新型绿色技术最早的使用者。
它们也推动了一个重要观念的转变:化石燃料的定价。液体燃料售价通常为2-3美元每加仑,但一到了战区,价格就高出很多:送到阿富汗一个大型FOB基地大约需要15美元,而送到一个前哨基地,也就是说,必须用直升机进行补给时,则需要400美元。这种燃料成本的“沉重负担”正渐渐进入军方规划者的预算之中。军方想要控制的是后勤工作的成本,而非环境影响。但是,如果军队领导人准备给燃料定一个更现实的价格,或许其他美国人也会跟着做。
本文于2009年12月首次在《经济学家》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