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人口增长带来巨大收益的期望,忽视了人们生活在何处。只有当人们转移到工资更高、更具生产力的工厂岗位而不是务农时,不断增加的人口才会推动增长。在中国,有23座城市从50年代的10万人口增长到超过100万人,这包括深圳在内的很多最具活力的城市,深圳在70年代还只是一个渔村。印度只有6个城市在发生这种爆炸性增长,更积极地鼓励城市化或许会让印度的长期增长速度提高到两位数。
所有这些对印度的政策制定者来说似乎都不重要,他们直到最近还对印度将成为这10年中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信心十足。即使他们忽略了人口统计、债务和腐败将从根本上如何影响长期增长,这种乐观的看法仍有可能是正确的,部分原因在于大数法则有可能让中国的经济放缓,因此有可能把第一名的位置让给印度,因为印度在一个很低的基数上仍有大量的发展空间。
没有其他大国像印度这样拥有如此之多的有利条件,这包括人口特征、创业能量以及或许最重要的,人均收入只有中国的1/4。但永远不要认为命运是理所当然的。印度的政策制定者不能假设人口特征会让印度取胜,而裙带资本主义上升和不断增加的福利开支等问题只是细枝末节,不是实际存在的重大挑战。正是这些因素在其他新兴市场中过早地抑制了发展。
印度的变数是其民主的随意性,在这种环境下,社会潮流变化迅速。就在过去10年中,印度开始把自己视为下一个中国,把不断增长的人口视作一种竞争优势,而不是威胁。而现在南方针对北方的优越感最近正让位于一种尊重。国家层面的过度自信同样可以快速让位于更为有益的紧迫感,同时新的领导人也会认识到印度原本复杂的情况。印度伟大的通天绳魔术或许不可思议,但印度的领导人不需要这么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法。这个魔术的简化版本——不需要有人消失在天空中,也不需要有尸块落下来——就已经足够令人印象深刻和目不转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