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呐喊》第二章 抱负(21)

在我说这些的时候,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些话在他看来多么空洞和不合时宜,随后的沉默和不解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我的生活经历中,爱、休闲和广泛阅读以及全面发展的心灵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奢侈享受却不是。但是在拉文德拉的生活背景中,生活的重心是让自己表现出完整的人的价值,是不去听别人对自己的议论,而是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那些声音先是低低的耳语,在有了自我实现的证据后,音量也跟着升高。放弃中心目标、追求更开阔视野,这种生活对拉文德拉来说太奢侈了。因为一旦这样,他逃离的那个落后的世界会张开双臂欢迎他回来。离开尤里德几天后,我收到拉文德拉发来的短信:

不好了!苏尼塔拒绝了我的爱。她父母将她许配给了别人,他们已经订婚了。我觉得她不愿意,但是左右不了家里人的意思。

原来她那次出城就是去订婚。她在车里背着拉文德拉跟我说话,也许是在作最后一次绝望的尝试。她给过他机会,现在她走了,现在甚至连话都不跟他说。他整天求我给她打电话,这个主意似乎并不怎么高明。但是他说自己难过得快活不下去了,需要我帮帮他。于是我给苏尼塔打了电话,她的回答只有5 个字,再清楚不过了。

“我更爱家人。”她简单地答道。

他们通过我转达的话比两个人面对面说的还多,他们还不知疲倦地按键发短信,说出了当面不敢说的话。

“你是那种让人难忘的朋友。”她曾给他发过这么一条短信。

“我非常想你。”他回复说。

这在尤里德是普遍现象,不仅是他们两个,也不仅是那些暗中彼此爱慕的人们。拉文德拉给我看他存在电脑里的几千条短信,有发出去的也有收到的。它们似乎都是些借来的感情,包括过时的谚语、自编的格言、引用的名人名言,虽然他们对这些名人了解很少,比如亚伯拉罕·林肯。拉文德拉和他的朋友们都快30岁了,这些信息则似乎出自多愁善感的少年之手: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一间黑屋子里,墙壁在振动,而且到处都是血,不要担心,你是安全的,因为你在我心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