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的天空下》拉雪兹神父公墓(1)

拉雪兹神父公墓:一个沉睡的法国

我梦到了拉雪兹神父公墓,

如果我比我的爱人先走一步,

我不要天堂这块乐土,

我要抬棺木的人轻轻地抬着我,

将我温柔地埋葬。

这是法国电影《市郊36》(Faubourg 36)中的一首歌曲。

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 Lachaise)每年有200万游客造访,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为什么要跑到墓地去?巴黎三片最大的绿地,其中两处辟为公园,另一处就是拉雪兹神父公墓。它代表了巴黎的另一面:静谧、感伤。

公墓的入口处有间小房子,到那里可以索要免费的地图。在地图上面,我们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就像探望老朋友,他们的墓园常常被人们拜访。但在44公顷的地界上去找是很难的,所以墓地管理人员为人们准备了印有巴黎政府赠送标志的地图。

墓地宽阔的石板主路两旁是高大的栗子树,路旁是一排排的家族墓地。很多上面盖有墓室,用彩窗、十字架或雕像装饰。也有很简朴的大理石墓碑。隔不远,路旁就有水龙头,人们可以在那里接水,给墓地上的鲜花浇水。整个墓地很安静,能听到树上的鸟鸣和风声,有时会碰到带着鲜花和水瓶的人若有所思地走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