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的天空下》卢浮宫:艺术之都的心脏(8)

18世纪,法国的绘画更丰富多彩,不同风格的画家各领风骚。夏尔丹(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喜欢画简单的家庭场景,即便是简单的锅碗瓢盆在他笔下都变得质朴温馨、亲切有趣。卢浮宫藏有他的30多幅作品。仔细看他笔下儿童的脸,那么天真而恬静,透露出高贵的气质。他最有名的是《午饭前的祈祷》(Saying Grace),这幅带有宗教意味的作品曾属于路易十五。另一幅《小孩和陀螺》(Child with a Spinning Top)来自一位医生的遗赠。艺术评论家称赞这些人物画的构图看似随意,其实达到了精心的平衡。简单地说,就是画面上虽然人和物不多,但你不可想象再填充进任何东西,作品自身的空间已经完美得恰到好处了。他的静物画让人感到特别温暖。柔和的光线照在水果或家用器皿上,可以想见生活在这样的家里会是多么平静、愉快。夏尔丹的妻子很有钱,让他既能衣食无忧,又不用讨好王室贵族的流行趣味,可以一心在自家厨房里宁静勾画不被打扰。时人称他为“宁静生活的画家”。夏尔丹的不流俗日益受到喜爱,渐渐流行一时。整日忙于撰写百科全书的狄德罗总是在沙龙中夸赞夏尔丹画笔下的日常之美。

布歇(Fran?ois Boucher)被称为“幸运画家”,他因得到路易十五的情人蓬巴杜夫人的赏识而占领了当时的画坛,来自宫廷和贵族的订单源源不断。体态丰腴的侍女、华丽的贵族生活场景是他乐于表现的。《狄安娜出浴》(Diana After the Bath)是其最知名的作品。较之他的学生弗拉戈纳尔(J-H Fragonard),布歇还算朴实的。弗拉戈纳尔的画通常让人眼花缭乱,因为画面里都是飞动的笔触、扭曲的线条、怪异的姿态、强烈的情感,呈现出律动不安的风格。他的这种画风,被认为是生命力的象征,是“谋求自由表?达”。

维热-勒布朗(?lisabeth-Louise Vigée-Lebrun)是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妮特喜欢的画家,这里有她两幅搂着可爱的女儿的自画像,母女亲情非常动人。

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代表了法国18世纪古典学院画派的顶峰。他的裸女肌肤层次变化细腻,性感而不猥琐。《瓦平松的浴女》(The Valpinc, on Bather)、《大宫女》(The Grande Odalisque)、《土耳其浴室》(The Turkish Bath)也是世界著名,复制品到处都是。《里维埃小姐》(Mademoiselle Caroline Rivière)的主人公是13岁的少女,在安格尔为她画了这幅肖像不久,她就去世了,据说葬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的安格尔墓旁。

最后,柯罗(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的作品是要看的。《摩特芳丹的回忆》(Remembrance of Mortefontaine)是法国这一时期风景画的代表作。他的著名的银灰色调,使画面沉浸在朦胧的诗意和伤感中。诗人波德莱尔说柯罗是“心灵的奇迹”。虽然他后期的作品被指责模仿明信片,但其风景和人物画还是很受推崇。柯罗的时代横跨古典与现代交替的时期。他的很多画作展出于收藏现代作品的巴黎奥赛美术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