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思维》第2章 右脑思维的3大推动力(8)

全新思维案例

故事是这样的,一天一个推销员来到工人们的营地,他带来了一台新式蒸汽钻孔机,并扬言这个钻孔机可以打败世界上最强壮的人。约翰·亨利对这个只凭齿轮和润滑油就可以与人的力量相提并论的机器嗤之以鼻。于是, 他提出要进行一场人机竞赛,以验证哪一个能更快地凿通隧道。

第二天下午,比赛开始了,蒸汽钻孔机在山的右边,约翰·亨利在左边。开始时,机器比较领先,但约翰·亨利很快振作起来。两个人各自从一边开凿着自己的隧道,大块大块的岩石滚落下来。不久,约翰·亨利就赶上了对手。在比赛结束前的那一刻,约翰·亨利奋力越过蒸汽钻孔机,率先凿穿。这时,他的工友们欢呼起来。但是,过多的体力消耗使得约翰·亨利筋疲力尽,瘫倒在地上,死去了。然而,这个故事却传播开来。在很多民谣和书中,约翰·亨利的逝世成为工业时代的一则寓言:现在,机器可以比人类做得更好,但却牺牲了人类的尊严。

现在来看看第二个人(见图2— 4):

盖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是一位国际象棋大师,是同时代人中最优秀的棋手,或许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棋手。他还是我们这个新时代的约翰·亨利,但是他看似超凡的能力却被一台机器击败了。

1985 年,卡斯帕罗夫首次赢得国际象棋比赛世界冠军。就在这一年,几个研究小组开始研发会下象棋的电脑程序。接下来的10 年,卡斯帕罗夫从未输过任何一场比赛。1996 年,他打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际象棋电脑。

但在1997 年,卡斯帕罗夫同一台更加强大的机器——“深蓝”(Deep Blue)对战了6 个回合。“深蓝”是IBM 研发的超级电脑,重达1.4 吨,有人把这一竞赛戏称为“大脑的最后一战”。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的是,“深蓝”打败了卡斯帕罗夫。《象棋揭秘》杂志(Inside Chess)的封面将这一结果简化为三个大字:“大决战!” 为了一雪前耻,卡斯帕罗夫又同另一台电脑“小深蓝”展开了一场对决,“小深蓝”由以色列研制,其运算能力更加强大,曾三次获得国际计算机象棋冠军。

从很多方面而言,国际象棋是一项典型的左脑活动。它几乎不留任何情感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记忆、理性思考和机械运算,而这也正是电脑所擅长的。卡斯帕罗夫说,面对棋盘,他每秒钟能计算出1 ~ 3 步棋。但“小深蓝”更令人惊叹,它每秒钟能够分析200 万~ 300万步棋。但是,卡斯帕罗夫相信,人类可以凭借其他优势与“小深蓝”抗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