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目标、寻突破、谋跨越(2)

曾经,海关罚没物资以及司法强制拍卖是上海国拍公司的支柱业务,尤其是司法强制拍卖,这是上海国拍最先培育、挖掘的市场“蛋糕”,2003年以前几乎一家独大。上海国拍的经营团队十分清楚:“当企业面对一个阶段的成功时,其实仅仅代表之前没有走错道路,至于此后怎么样,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都很难说。当企业风头强劲、发展势头良好,很容易故步自封,沉溺于业绩增长的‘成功’喜悦中,这样的成功是可疑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在习惯了‘老大’的江湖地位后,极易丧失应对市场变化的商业反应和应对能力。对此,上海国拍时刻提醒自己,必须创新,必须提升。”

做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形象比喻说:“企业是斜坡上的球体,你不把它用力往上推,它就自然往下滑落。”从进入拍卖行业开始,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要么认输退场要么被罚停赛,否则你只能不停地奔跑。这种奔跑的决心和速度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能力,正如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一样:“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醒来,它明白自己必须跑得比狮子快,不然就会被狮子吃掉。每天早晨狮子醒来,它也明白自己必须跑得过最慢的羚羊,不然就会被活活饿死。”其实,不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旭日东升,你就得为了生存开始奔跑!

危机是企业头上悬着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个企业只有保持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才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其他企业取代,成为永远的常青树。而上海国拍早已感觉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其他拍卖行蚕食“蛋糕”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个别区级法院的司法拍卖业务甚至大多数被挤占了。

在过度拥挤的行业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只能令企业陷入血腥的“红海”,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上海国拍没有抱怨竞争,而是回避同质化、低利润的“红海”,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将目光放向房地产拍卖的阵地,开始精心谋划一份“新蛋糕”,进入差异化、低成本的“蓝海”。

主动的战略性业务转型,是企业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谋求持续成长的一种重要决策。2005年,上海国拍进行了一个低调而令人费解的转身,拒绝“可疑的成功”,逐步“放慢”司法拍卖业务比重,从吃“政策饭”转变到找市场“要饭”,不做随市场大流的跟随者,要做市场蓝海的开创者,做一个完完全全开放的市场公司。

“拍卖业必将走向真正的市场,这是行业与形势发展的需要与必然。目前,上海国拍拍卖业绩的组成,大约70%以上的标的来自于执法部门,其中法院委托可能占到50%以上。但可以断定,如同海关走私罚没物资拍卖在走过辉煌之后被司法拍卖代替一样,法院的拍卖委托也会有枯竭的一天。”范干平在公开场合多次提醒业内同行:“如果我们的拍卖企业仍死抱着法院委托不放,面对渐已发生变化的市场没有应变的理念和行动,要不了多久,就会陷于被动,危机也迟早会爆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