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是你,其实你不是你》网络人格(17)

虽然多巴胺非常重要,但它并不是让我们进入虚拟状态的唯一因素。这里有另一份于1992年发表在《大脑研究》期刊上的研究报告:它让8个年轻男子玩了几个星期的俄罗斯方块,然后使用正电子断层扫描仪分别在游戏之前和游戏之后对他们大脑中的葡萄糖的代谢情况进行扫描。该游戏中有方块不断落下,积累的方块不断上升,落下的方块越多你就得到更多的积分,你的目的是让积累的方块不碰到顶部。通过扫描研究人员发现,随着被试验者游戏时间的增加,他们大脑中葡萄糖代谢的速度就会变慢,这说明他们在玩过游戏之后大脑中使用的神经回路以及每个神经回路中使用的神经元的数量都变少了。但人们不禁要问,当我们不用脑子就可以在熟悉的网站上点来点去时,那些没有被利用起来的神经元都到哪里去了?会不会因为我们没有使用它们就“消失”了?关于网络空间对我们智商、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和记忆力的闲置作用等问题将会在以后的章节进行讨论。现在我们要说的是,科学证据已经初步证明,当同虚拟世界进行交流时,人类大脑的化学成分发生了真实的、可测量的变化。这些变化也许将可以用来解释当人们长时间地玩游戏或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毫无目的地浏览网页时,人的意识同周围世界的整体“关系”发生的变化。

不管到底具体是哪些神经递质发生的共同作用,有一个下游效应是不可置疑的,并且是每一个网络人格的基本特征:人们在网上缺乏约束,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在网上人们会更频繁、更强烈地表现得更加胆大。在一般环境下,约束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制动系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完全失控,这种长期的失控状态被称为“在线无抑制效应”,这一效应正是网络人格形成的坚实基础。

莱德大学心理学家约翰·苏勒尔写道:“互联网这一媒介所拥有的一些特有性质加剧了在线无抑制效应,这些特性包括匿名性、隐身性、人与人之间边界的缺失性,以及网络空间里等级制度的缺乏。”《纽约客》曾刊登过一幅卡通漫画,上面写着:“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当人们处于匿名状态下“能够将他们网上的行为同实际生活中的生活方式和自我身份相分离,他们在自我表达和实际行动中不再感到容易受伤害”。吉尔和泰德在改头换面之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一个新的名字,一旦“成为”特丝和汤姆后,他们在其他细节上的粉饰行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如果我们可以改变或隐藏自己的名字这一最个人化、最具有识别性的标记,那么其他构成个人身份的东西就会很自然地变成Photoshop的素材。苏勒尔写道:“匿名性让人们说服自己那些网上行为根本不是自己的行为。” 既然那“不是我”,它也就无法反映我,我也不需要为它的后果负责,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全权委托,能更加放肆地来支配自己的网上人格。但是,每一个在网上给他们的老板、同事或朋友发过冲动性邮件或短信的人都会知道,匿名性并不能给这种不计后果的行为带来多大的保护。许多令我们后悔的网上错误上仍然写着我们的大名,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注意罢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