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套路的剧作法》1.5 氛围替换

视觉上的细节创造出电影的氛围,而氛围的营造又可增加电影故事的可信度。但是如果你意图颠覆可信度,或是希望在可信度外有更深层的涵义,你就必须替换传统的氛围。而操纵环境的细节是替换氛围最直接的利器。

比尔·弗塞斯(Bill Forsyth)的《本地英雄》(Local Hero,1983)描述美国德州的一名油商到苏格兰购地钻探近海油矿的事迹。我们很容易想象在这样一部电影中应该会出现忙乱的办公室、庞大的钻油设施、原油喷天的景观等等,然而《本地英雄》却绝少有这方面的影像。弗塞斯努力表现的是一块悦如世外桃源的土地,以及那些探勘者见识到这块土地时心醉神迷的反应。故事结尾时,探勘者并没有开采到任何油矿,但是他们已经不在乎了。不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因这块神秘土地的洗礼而改变。这部电影就是利用对环境细节的颠覆转变了故事原来可能的方向。

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和迈克尔·黑尔(Michael Herr)则运用氛围的改变,将《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1979)从前段写实色彩浓重的越战经历,转入后段对越战富有神话色彩的隐喻。大卫·马梅(David Mamet)编剧的《铁面无私》(The Untouchables,1987)则将警匪对抗的强盗电影,转变为善恶斗争的故事,片中种种隐喻的手法逐渐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故事文本的戏剧动作,推向潜文本的善恶主题。

最后,编剧更可以运用对细节的描述来推翻此前营造好的氛围,以达到氛围替换的目的,如大卫·林奇(David Lynch)的《蓝丝绒》(Blue Velvet,1986)。一开始林奇以鲜艳的花朵、安分的居民、可爱的学童等,营造出一幅安居乐业的小城风光。然后,林奇忽然呈现给观众庭院草皮上的蚂蚁及昆虫的恶状。紧接着,男主角在草地中找到了一只断耳。至此,原先建立好的小城印象全然破灭,再无半分宁静的感觉。观众的预期落空,开始不再相信自己的眼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