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系》萨嫩,1981年7月31日(1)

问: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交往双方总是有矛盾冲突,彼此感觉很痛苦,那么他们能自己解决问题吗?还是无可救药,只能结束这段关系?是不是沟通良好的两性关系要求双方都必须做出一些改变呢?

克:我希望你已经把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了。让我们来想一下,两性关系中矛盾冲突、痛苦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根源在于何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你要和我一起来思考。我不会仅仅为了让你理解、接受或是拒绝而去作答,我希望我们一起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无论是生活在遥远的东方,还是生活在美国,人们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说,这是一个切切实实关乎大多数人的难题。很显然,男人和女人想要和谐相处而没有矛盾冲突,没有痛苦,没有不平等感,抑或感觉不到隔阂,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的。有人就会问:为什么?原因可能有很多,诸如性别差异、性格不合,甚至情感、信念以及理想天差地别等。总之,两性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很多。但是,话说回来,追本溯源,哪个才是造成冲突的真正根源呢?其影响又如何呢?我觉得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不要把答案寄希望于别人,譬如我。不过,既然问题已经出现了,那就不妨耐心等待,让问题自己生根发芽、开花,然后不断演进。

我曾扪心自问,如果我跟一位女性结婚,或只是和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我们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基本的矛盾,为什么会起冲突?我可以给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答案,因为她是天主教徒,而我是新教徒,诸如此类。所有这些都是表层原因,而我想要探求的是两性之间产生冲突的根源或深层次的原因。问题既然已经出现,我会耐心地等待问题本身去生根发芽,去不断揭示问题中丝丝缕缕、错综复杂的因素,然后看看这个问题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得有点耐心,我得学会等待,学会细心观察并时刻保持警醒,这样问题才能像洋葱一样被层层剥开。在问题被层层剥开的过程中,答案就开始显现出来了。我不必刻意去找寻答案,问题本身就在向我不断地展示答案,让我看到因为相互喜欢或者相互吸引而走到一起的两个人之间,关系也会异乎寻常的复杂。年轻的时候,两个人之间有性的吸引等,关系很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厌烦对方,于是就想着要逃离这种单调无聊的生活。通常,他们会另寻新欢,然后离婚,接下来的事我想你大概也都知道了。找到另一个人之后,相同的问题还是会出现,所以我必须要有耐心。当然,这里的耐心并不是说呆坐着不动,任由时间流逝。

多数人都是很急躁的。我们总是急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或是迅速逃离。不能耐心等待,便不能深刻地理解问题。反之,若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我便不会急着去了结问题;我只会静静地观察,仔细审视整个问题,看着它不断发展、演进。凭着这种耐心,我就可以找到问题深层次的答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这样做吧。当我们耐心等待,不急于立即找到答案时,我们的大脑和思想就会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这时我们才能够观察到问题的全貌及其复杂性。我们一直在尝试——不,其实我并不想用“尝试”这个词——我们一直在深入洞察这个问题:为什么两个人不能相安无事,没有冲突?矛盾冲突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与她或其他人的关系是怎样的?这种关系是不是很肤浅,比如仅限于性的吸引,或是单单因为好奇、兴奋等肤浅的感官反应?当我意识到这些都属于肤浅的表层反应,却仍停留在表层寻找答案时,我就不可能深刻理解这个问题。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我是否脱离了这些肤浅的感官反应,是否不会为这些反应带来的问题苦恼,并且还能控制自己不去肤浅地解决这些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