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苏慧廉》陌生人(1861-1890)(30)

晚清新教初来时,传教士曾被人称为“太妃糖先生”[1],说他们为了吸引国人的注意,经常用太妃糖开路。苏慧廉的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中国的一条大街,一位魔术师在变把戏,也许是那有名的芒果戏法,一大群人围着他。一位传教士走过来,带着要卖的书和要传播的福音。人们看到他,会与传教士一样,注意力集中在正在长大的芒果树上。在戏法结束之前,魔术师已收了好几次钱,因此不会有人说传教士利用这伙聚集起来的人群使魔术师受损。魔术师变完了戏法,有人就问传教士,外国人会不会玩这种把戏? “你们是想让我来一个?”他反问。于是人群就围了过来,想看一看外国人变把戏。“你能把牙齿拔下,又装回去吗?”他问一位满口亮晶晶牙齿的男人。“但是我能,来看!”牙齿取出来了,人群发出“哎呀”的叫声。随后牙齿又装回去了,“哇!哇!”大家又是一片叫声。“现在我可以为你们取下我的头吗?”他又问。“哦,不!先生,不,不,不要啊!”大家喊开了。“好,我这里有几本书能教给大家比拔牙、甚至砍头更神奇的事。这些书会告诉我们怎样给人换心,教他爱好人不爱坏人。” [2]

苏慧廉当时有没有在温州街头以此把戏吸引路人,他的书中没有说。

1883年秋,温州举行府试,一时学子云集。苏慧廉也抓住这个机会派发福音小册子。因为是免费,取阅者蜂拥而至。[3]

苏慧廉初抵温州的岁月,住在嘉会里巷的寓所里。那里除居所外,还有个小教堂。虽称之教堂,其实仅是一间店铺,狭小而黑暗。苏慧廉后来对它做了简单装修,并配置桌椅,成为他在温州的第一个工作站。这个小教堂临街,因此亦可称之为街头教堂。

基督教入华初期,街头教堂布道是惯用的传播福音方式。曹雅直初到温州,也于同治九年(1872)“ 租得五马街胡东升店屋,即宝城银楼大新隆布店旧址,作为礼拜布道之所,每天开门传教”。[4]

每天去街头小教堂布道是那时传教士的惯例,……这种方式无疑源自那些说书人。他们或坐在一个茶棚里,或露天而坐,记述历史故事和逸闻趣事,还不时穿插一些幽默故事和热门的俏皮话。[5]

[1]⑤Scott , Pictures of Wenchow,46. 

[2]①苏慧廉:《晚清温州纪事》,第8页。

[3]②The United Methodist Free Churches Magazine (1884) : 4-5.

[4]③高建国:《基督教最初传入温州片断》,载《温州文史资料》第七辑,第345页。

[5]④苏慧廉:《李提摩太在中国》,第34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