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楔子(2)

这少年名叫刘聪,乃是匈奴五部右都督刘渊的第四子,因与太子同岁,于是自幼便被送入东宫与太子侍读,此刻他目中全是泪水,黯然道:“太子已然遇难,臣奉太子遗命,前来保护娘娘和公主殿下。”

谢玖心中早已料到太子难以幸免,闻此噩耗,反而镇定了下来。她艰难地从发鬓上取下一支七宝琉璃金钗,缓缓地插在女儿的发髻中,她搂紧了女儿,轻声在她耳边说着什么。

“母妃,母妃,儿不走,儿要救你,”女孩大声地呼着,泪珠子顺着白玉般的面颊往下落,美丽的大眼睛里都是恐惧和惊惶,她忽地叫了起来:“御医呢,御医呢,儿臣要给母妃请御医……”她的目光与身旁的少年对上:“聪哥哥,你去给母妃叫御医啊!”却见他万分难过地摇了摇头,谢玖中毒已深,眼见是不活了,而此刻宫中巨变,传御医来也无非是再给谢玖灌一杯毒药。

少年低声道:“殿下要冷静,不能传御医。臣请您听从昭仪娘娘的话,快些离开这里吧。”

“阿琇,母妃的话你记清楚没有?”谢玖的目中沁出血来,却见女儿惶恐地坐在地上,哭着道:“我不能抛下母妃,我不走,我不走……”

谢玖心知无法,忽地扯过了那少年的手,将女儿的手交到他手中,低声道:“阿聪,我的琇儿就托付给你了。快带她离开。”言毕,她决然地推开了他们,侧过头去,忽地咬断舌根,便咽了气。

阿琇骇得呆了,竟连喊叫声也发不出来。少年伸臂搂住了她的肩膀,又是心痛又是担忧地说道:“快些离开你母妃的寝宫,赵王他们刚离开,保不准还要再回来搜宫。”

只因东宫有变,他惦记着太子临终的嘱托,赶到了太子母妃谢昭仪所居的晖华殿,然而还是晚了一步,当他赶到时赵王司马伦已经带了内侍灌谢昭仪毒酒。

他无奈下潜入后殿抱出了还在睡梦中的清河公主,这是太子唯一的妹妹了,他不能让她再落入皇后手中。

阿琇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身量未足,她是在睡梦中被刘聪抱出来的,故而只穿着一件薄绡的白绸罗裙,此刻赤着双足站在冰冷的地上,衣上的丝光似水波铺泻,唯有发边的七宝琉璃钗上缀着一块鸽卵大的浑圆东珠,莹莹地流转出淡淡的光华,却衬出她一双黑眸如玛瑙一般,莹光闪烁、澄澈动人。

她一垂首,泪水便落了下来,似几滴晶莹的珍珠。而此时她并无半点公主高高在上的风华,便如一只惶恐的小兽般,仍是紧紧地抱着母亲已经冰冷的尸身,脸颊贴着母亲的脸颊,仿佛还要再寻求一点未散去的温度。她左侧的颈上有一颗胭脂痣,如一粒朱砂落在白玉上,甚是耀目。

殿外传来几个人的脚步声,刘聪再无他法,背起阿琇就往后殿跑去。

宫中已经乱成一团,到处都是人在跑,到处都有哭声,远处还有人在喊:“太子和谢昭仪宫中的人,杀无赦。”少年费尽全力背着阿琇跑到了朱雀门,只见地上乱七八糟地丢着些兵器,到处都是尸体,看门的守军却都不在了。

追兵眼见追赶不上,便有守卫喊道:“放箭,放箭。”

刘聪脚下一绊,忽而跌倒在地。阿琇怕到极点,一直在哭泣:“聪哥哥,我好害怕,不要抛下阿琇。”

少年心头一软:“放心,我不会丢下你。”他把阿琇轻轻放在地上,擦了擦她脸上的泪珠。右手却用力捂住了左肩,却原来那一箭正中他的肩上,鲜血汩汩流出,他一咬牙,忍痛将箭柄折断。

身后已传来宫中金甲卫杂沓的脚步声和呐喊声,那一瞬间如同窒息的感觉涌入心头,少年眼见无法,只得霍然立起,用尽全力把朱雀门推开小小的一条缝隙,把阿琇推了出去:“阿琇,快去找你十六叔,只有他才能救你。”

铮的一声,女孩头上的珠钗掉在地上,女孩却惶然未觉。

“聪哥哥,聪哥哥。”女孩失声痛哭,失去了母妃和兄长,连聪哥哥也要离开自己了。

少年却再也没有办法回答她的话,他捡起地上守军的武器,脑海里只浮现出太子的声音,保护好公主。他默默地想,能帮公主拖住一刻是一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