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可怕的“日本病”(9)

听完了他的话,我不禁由衷地感叹“如此完美地逃避了责任,果然是专业人士!”,但是与此同时,我的心中仍有一丝困惑挥之不去。就连打喷嚏的声音都翻译出来了——在日本政治家看来,这样的翻译官的确值得信赖。可是,对于这样的翻译,参加会谈的中方代表又会作何感想呢?他们会不会觉得十分费解“日本这个国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所以,上文中提到的关于日本总经理的事情也是相同的道理——日本的民族的这个“逃避责任”的最大缺点让日本人吃了大亏。

再继续说点关于“日语”的事吧。日语是一门逃避责任的语言,那么到底是日语让日本人变得逃避责任,还是原本就逃避责任的日本人发明了日语呢?这个问题似乎和“鸡生蛋,蛋生鸡,哪个在前,哪个在后”的问题如出一辙。

我认为,为了逃避责任,日本人从古代开始就在连绵不断地发明模棱两可的日语语法。在距今1000年以前,一位名叫“紫式部”的日本女作家写了一部名为《源氏物语》的小说。全书共计54卷,是一部以皇太子“光源氏”为主人公的、描述日本宫廷生活的长篇小说。同时,这部小说也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最高杰作”。

但是,在这部长达54卷的《源氏物语》中,所有的句子竟然都没有出现主语。所以,读者只能够根据上下文,以及敬语的使用情况来主观推测每篇文章的主体是谁,每一段对话中的说话人是谁。

虽然这样的写作方法让人摸不到头脑,但是《源氏物语》这部小说无疑证明了,在古代和中世纪,日本人缺乏“主体”这样的概念——对于生活在那些时代的日本人来说,“某事被做”比“某人做某事”更为重要。同时,这部小说也证明日本人“逃避责任”的历史由来已久。当然,对于我们日本人来说,《源氏物语》能够像中国的红楼梦那样描绘出一副奢华绚烂的宫廷画卷,这就实属不易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