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像不是在地球上一样!”
朋友的一句话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当时,我也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我第一次来北京是在距今20多年前的1991年春天。当时,我的一个表兄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名北京语言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留学,我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北京玩了一周。
表兄到当时老旧的北京机场接我。刚一见面,他就告诫我说:
“我得提前告诉你一句话。来了中国千万不要生气。知道了吗?”
“为什么不要生气呢?”
“因为你要是生气的话,就是自讨苦吃。”
表兄的话说完还没过一个小时,我就理解了其中的深意。从机场到市区,我们要换好几次公交车,而且每次都是破破烂烂的车。不仅如此,途中,公交车还陷进了路面上的坑里。这个时候,司机竟然转过身,向车里的乘客喊到“赶快下车,一起推车!”。面对此情此景,刚刚从日本来到中国的我顿时瞠目结舌——本应该享受服务的乘客竟然要去干活儿,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在日本发生!当然,公交车抛锚之类的情况,我在日本也从来没有见过。
后来,我们换乘了另一辆公交车。途中,那位司机来了个急刹车,停车之后,大摇大摆走了下去。谁知车内的乘客竟然一点都没有生气,所有人都耐心地等着司机。奈不住性子的我对会说中文的表兄说:“问问他们,司机去哪了?”表兄问了问周围的人,然后告诉我说“好像司机说他饿了,下去吃个饭再回来!”。
虽然刚到北京不到一个小时,可是我已经快气疯了。后来我才知道,在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服务”这个概念。那一次,完全不会中文的我在北京停留了一周。回日本的时候,我仅仅记住了两个中文单词——“没有”和“不知道”。在北京的餐馆里,点菜单上写着的菜,服务员回答:“没有!”;在长安街上,向十字路口附近的店老板问路,对方回答“不知道!”无论去哪里,无论问什么,身边的中国人都会回答我说“没有”,“不知道”,所以即使不用表兄翻译,我也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
事到如今,我还能经常回想起在北京停留的那一周时间里,我是怎样一边叹气,一边抱怨:“这里就像不是在地球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