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痛,所以叫青春(精装版)》我们的希望在哪里(27)

存折上的数字大起来才更实际吗

进入书店,你会看到指导20岁左右的年轻人如何理财的书籍在书架上摆得满满当当。大体上都是教年轻人如何积累第一桶金,又如何进行后续管理之类的内容。书中往往会对年轻人提出许多具体建议,诸如购买这种商品较为合算,或那种投资较有潜力等等。在大学里,投资社团或致富社团等往往也最能吸引大学生眼球。当然,我读书时也曾加入过这些社团进行学习。结果,从社团里学到的唯一一点是——如果能够早一两年开始理财,产生的差异将是更加巨大的,即利滚利拥有不可估量的力量。

但现在的我却觉得,在20岁初期是不适宜进行理财的。如果你是还在读书的大学生就更不应该早早理财了。请回顾一下之前提到的那个谐星的故事。对于他来讲,他所处的时期并非是积累财富的时期,而是积累人生竞争力的时期。与其从每月的牙缝里挤出一点钱来进行可怜的投资,不如等到大红大紫后利用增加的演出费用进行理财,不是更具效率,回报率也更高吗?

金钱和性有着类似的魔力,那就是会让人变得十分沉迷和专注,一旦迷上两者中的一个,就会让人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光彩。一旦尝过存折上积累起一笔小钱的快感,哪怕是很少的钱,也会让人忘乎所以迅速沉迷此道,从而忽视长期的规划,完全陷入这种“立竿见影”的财富积累方法中。这种稳定的财富积累方式会让人对那些高风险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产生厌恶情绪。

最近与我交流前途问题的年轻人当中,有一个普遍的倾向,那就是很多人认为,相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进行自我投资,不如从现在开始一点点使存折上的数字大起来,这样更实际,心里会更踏实。

但抱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却并未考虑周全。如果父母不是富翁(如果父母是富翁,子女也许都没有理财的必要),作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你缺少收入来源,所能积累的财富是十分有限的。与其像小孩子攒压岁钱一样抠门儿理财,索性花光它不是更痛快!

但选择花在什么地方是有学问的,一定要花在能够帮助自己成长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可以买书,也可以去旅行,总之用在提高自己的事情上就行。如果你真想积累大财富,那么与其比同龄人早几年开始理财,攒些小钱,不如将钱投资于创造“更好的自己”,这才是长久的大项目。总之,最高超的理财手段是提升自我价值,让更高的自我价值创造更高的收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