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叔日记》苦难的童年(16)

17岁那年冬天,我和父亲揣着100块钱,一起拉着一辆农用板车,鸡打头一遍鸣时起床,步行到60里路以外的临泉县进点小百货卖,挣些钱给我交学费。那天去县城,我和父亲轮流拉车载着对方,他先拉我5个公路标记,我再拉他2个公路标记。那天上午进货时,父亲看着那辆板车,我去进货,进一点就往板车上提一点。到了中午,我们爷儿俩也饿了老半天了,我花了七毛五分钱买了一斤半锅盔馍,和父亲分着吃了。当时父亲坐在农用板车的后车尾,脚耷拉着吃,这是父亲第一次吃锅盔馍,我瞥一眼父亲那双别人给的鞋子,脚尖大脚趾的上方还磨了两个大窟窿,这两个大窟窿就像我们生产队里的牛眼睛那么大,刺得我心里生疼。父亲的布鞋底子磨得像纸一样薄,用指头轻轻戳一下,准能给戳个窟窿。看着父亲的那双鞋,我哽咽着再也吃不下去拿在手里的锅盔馍。

那天我和父亲进完货,又按来时的方法轮流拉着对方走完了这60多里路。 17岁的我和一位半智障的父亲走在这来回100多里的路上,按现在的话说,一定是100%的回头率。父亲穿着磨开了线的鞋,我的两只脚被这100多里路磨得又红又肿,时不时还出几个大水泡。回来的路上,我也不忍心让父亲拉我5个公路标记,当他拉我3个公路标记的时候,我连忙从板车上下来,我说:“爹,您已经拉够5个公路标记了。”父亲不忍心让我多拉他,怕累伤了我的腿。那一天,我们爷儿俩在回家的小路上步履艰难的行进着,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

那次步行来回100多里路进货的经历又一次磨炼了我的心志。故乡的临泉县给我们家提供了初次外出闯荡的机会,我们不会抱怨人生。我和父亲能见见世面,还能吃上县城里的馍馍,让我觉得人不磨不成器。父亲不忍心让我受累,而我不忍心的是父亲在挖淮河时冻伤的那两条老寒腿再被累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