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手拿铜锣,顺街吆喝:“叱干城的百姓们拃起耳朵听着,拓跋北魏要取道叱干城,前往西域地面收复塔里木盆地。我叱干爷已经同意借道与它。北魏虎狼之师,立马就至,各位顺民百姓,苍生草芥,识相者赶快回避,当心马蹄子不长眼,一蹄子下去要了你的小命!”
敲锣开道的人后面,是一溜儿如狼似虎的兵丁。
这叱干城是陇东高原上的一座名城。官方文书中,叫它陇东城。但是老百姓习惯于叫它“叱干城”。
那守城的爷儿姓叱干,城中的百姓也多姓叱干。叱干是鲜卑人的一个大姓。鲜卑在冒顿的年代里不叫鲜卑,而叫东胡——东北地面的胡人。后来东胡为匈奴所败,东胡人一路逃逸到大兴安岭地面,后边冒顿大军穷追不舍。
最后东胡人分别被赶到了两座山上。一座叫乌桓山,一座叫鲜卑山。东胡人于是改了旗号,将手一指,以脚下的这山为族名,一支曰“乌桓”,一支曰“鲜卑”,这样才躲过一难,生存了下来。那乌桓族后来在史书上还屡屡出现,史书上就曾有过曹操北征乌桓的故事;而那鲜卑,更是泛滥开来,四散全国各地。
上面我们说过,叱干是鲜卑的一个大姓。此刻,一部分的老鲜卑,还姓叱干,而许多业已汉化了的叱干姓氏,弃了叱干,改姓“薛”氏。所以有理由相信,黄河以北的薛姓,极有可能是那鲜卑叱干的后裔,这情景,正如“天下匈奴遍地刘”一样,黄河以北的刘姓人家,大约都或多或少地会和匈奴扯上一点儿干系。
闲话不说。
“这城我把它筑好了。该给它一个什么名字呢?朋友们,你们说!”
城门口,刘勃勃还沉醉在自己的想象中,低着头端详着他的城。这时候,一只大脚踩过来了。这是一只穿着马靴的大脚。马靴将那城踩得粉碎。踩完以后,又用脚将那些羊拐之类的东西,使劲地跺了跺。
这是那位手提铜锣、沿街吆喝的军官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