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中国商船进入波斯湾后,沿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逆流而上,沿途和波斯或阿拉伯人进行贸易。当时海上时有杀人越货的现象出现,因此,在中国的商船上往往配备着武器和火药,并雇用战士,以防止海盗的劫持。
唐朝政府对于对外贸易是持积极支持、加以保护的态度的。唐初,由于对外贸易并不是十分繁荣,并没有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政府为了取得利益,开始在广州设置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使院,设市舶使进行管理,这样就使地方官吏盘剥外商的情况大为减少。市舶使的职责主要是管理外贸事务,登记外商来华的货物并对之征税以及收购官用物品。除广州之外,其他沿海港口虽然没有设置市舶使,但是由当地节度使履行类似的职责。
经济的交往少不了货币的流通。隋唐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萨珊波斯银币、拜占庭金币、阿拉伯金币,这也体现了唐朝与这几个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密切。
丝绸之路的繁盛,不仅造就了东西方贸易的繁荣和发达,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元素,不仅丰富了唐人的日常生活,也造就了唐朝文化的多元特质。与此同此,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也对西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传入唐朝的西方物品,美国学者谢弗的《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从来源、在唐朝的传播、应用,以及对唐朝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将外来的物品分为18类,170余种,包括家禽、野兽、毛皮和羽毛、飞禽、植物、木材、药物、食物、香料、颜料、纺织品、宝石、矿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等。当然,这些物品不全是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其中大部分应当是从西方传入的。
值得一提的是,《唐语林》卷四记载:玄宗起凉殿,拾遗陈知节上疏极谏。上令力士召对。时暑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知节至,赐坐石塌,阴沈吟,仰不见日,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寒冻。
这一段描述的是唐朝建造的拂自雨亭,这是一种从拜占庭帝国传入的建筑技术,可以将水引上层顶,然后沿四面屋檐流下,在夏季起到避暑的效果。
《南部新书》还记载,唐太宗时派部队攻克了高昌,由此将马乳葡萄引入中原地区种植。唐太宗在攻克高昌之后,还从那里学习到制造葡萄酒的方法,唐太宗亲自对这种葡萄酒的制造方法进行改革,经过多次试验,终于酿造出一种芳香酷烈的绿色葡萄酒。从此,葡萄酒成为唐朝首都长安极为流行的一种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