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慧》先秦显学:儒家(4)

当孟子的性善论逐渐为中国人接受之后,甚至在教育儿童的启蒙教材《三字经》中都提到“人之初,性本善”,应该说,荀子性恶论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荀子非常重视“礼”。如果我们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那么,孟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义”,而荀子思想的核心则是“礼”。

荀子对孔子有关礼的学说进行了改造,重新解释礼的产生及其社会功能。荀子认为,礼的产生是为了调解人们之间因物质需求而产生的矛盾,他的这种认识无疑是更接近客观事实的。荀子也认为,礼是调解社会关系的伦理范畴和标准,在这一点上,他的看法与当时流行的法家学说具有相似之处。因此,有学者认为,荀子的“礼”的思想中,已经包含了法家的“法”的思想。

梁启超认为,荀子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兼融道家,调和儒法,应该是正确的。

在今天看来,荀子的思想中,最具积极意义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荀子提出了系统的认识理论,这在先秦时代是非常难得的;二是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荀子把天看作是独立于人的自然界,同时强调人能够改造自然,充分强调了作为主体的人对于作为客体的自然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彰显了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作用,这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代看来,也是颇具积极意义的。

荀子的思想中,包含着许多与儒家精神相冲突的内容。例如,在历史观上,孔子和孟子都是主张“法先王”的,要求统治者取法于古代的圣王,而荀子则强调“法后王”,就是统治者要根据时代的要求确立自己的准则,而不必取法于古代的圣王。在施政方法上,孔子和孟子都主张行“王道”,反对“霸道”,而荀子则主张兼用“王道”和“霸道”。正是由于荀子思想中这些内容的存在,后代学者在荀子究竟属于哪个学派的问题上才产生了分歧。

事实上,战国时代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和以法家思想执政、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丞相李斯,却都是荀子的学生。显然,荀子的思想具有融合先秦各学派思想的趋势,这也是战国末期思想界的一个新变化。法家的思想逐渐成为各国统治者推崇的治国原则,实践性越来越强,其他各家思想在民间传播,越来越被作为一种纯学术内容加以研究,因而也就出现了诸家思想相融合的倾向。

由于孔子和孟子的远大政治理想一直没有实现的机会,作为流传于民间的学派,儒家学者更常见的社会功能是,在各种典礼上担任类似于现代司仪的“相”,因此,发展至战国后期,重视对各种礼仪琐碎细节的研究,就成为儒家学派另一个明显的变化。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西汉初年的儒生叔孙通,却正是靠着这方面的特长,在非常蔑视儒家思想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面前,为儒家争了一回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