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上的民国》第二章 君宪,共和?--被抹杀的程序(6)

电缆修复后,黎元洪得知江浙方面试图“另立中央”,他立即致电上海,称“大局初定,非组织临时政府,内政、外交均无主体,极为可危。武昌乃首义之地,中央政府设此理所应当,义不容辞”。电文末尾,黎元洪还以湘、鄂、赣、粤、桂五省代表已开议为由,催促在沪各省代表立刻赶赴武昌,共商国是。

武昌是革命首义之地,在黎元洪的强硬态度下,“各省代表会”自知理亏,他们随后放弃成立“临时中央政府”的计划,并于11月20日作出决议,“认鄂军为民国中央军政府,即以武昌都督府执行中央政务,统筹全局,划一军令。其中央军政府组织,请贵都督府制定。”不过,江浙派人士在承认武昌领袖地位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个“政府设鄂,议会设沪”的新方案,企图将“各省代表会”转为“临时国会”,以操纵立法权,确保自己对未来权力的分享。

对此提议,武汉方面当然不能同意,理由是各方既认武昌为中央军政府,那么代表会也应在政府所在地,不然,两者相隔千里,办事迟滞不便且不说,非常时期也恐失机宜。为阻止江浙方面造成“临时国会”的既定事实,黎元洪又派出资深革命党人居正及陶凤集作为武昌方面迎接“各省代表”的专使前往上海,以尽快完成“革命政府”的统一。派出专使之后,黎元洪还觉力度不够,随后又请谭人凤等十四位知名的革命党人发出联合专电,督促沪上革命党“诸君速来鄂组织一切”。

11月23日,居、陶二人抵达上海,向“各省代表会”报告来意后,即力争各省代表移往武昌开会。在居、陶二人的坚持下,江浙方面再次退让,他们同意各省代表赶赴武昌组织“临时政府”事宜,但在此前提下,他们又作了一个小小的保留,那就是以交通便利、信息通畅为由,要求各省代表中各留一人在上海,以联络声气,为鄂后援。由此,“各省代表会”在保留原名义的前提下一分为二,多数代表前往武昌继续开议,少数代表(十五人)则留在上海组成非常时期的“通信机关”(类似于上海办事处)。

之后的一周内,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山东、安徽、直隶、河南、广西、四川十一省及沪军都督府代表共二十三人先后到达武汉。不走运的是,各省代表虽来到湖北,但此刻的首义之地,非但汉阳失守,就连革命始发站武昌也完全笼罩在北洋军的炮火之下,随时有被攻克的可能。

原来,袁世凯回到北京重组内阁后,因忙于稳定北方局势,武昌议和之事也就暂告一段落。等到北方局势初定、袁世凯再次提出议和时,南方各省早已是独立成林,革命阵营、士气正旺,此刻要想谈和,手里要是没有够分量的筹码,革命党并不买账。审时度势之下,袁世凯重施故技,仍旧采取“以胜求和”的策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