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辨—中日“文”、“文论”范畴的成立与构造
现代日本学界,均将日本古代关于文学的相关思考及言说,统称为“文学评论”或“文学论”。所谓“文学评论”或“文学论”是借用的西洋术语。笔者认为,对此有必要加以反省与检讨。站在中日古代文学关系的角度看,要讲日本古代的所谓“文学批评”,首先应该说清对于古代日本人来说,“文”是什么,西方的“文学批评”这一概念,与日本之“文”是否能够对应与吻合,进而可以就中国的“文论”概念对日本的适用性问题加以考察。
一
《易经·系辞下》曰:“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象交文。”两书意思相同,都是指不同事物、不同的“像”(形象)错综交叉,形成“文”,形成一种装饰,这也是“文”在中国的元初含义。此后,“文”成为一个派生性、衍生力都很强的词,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其意义不断引申,逐渐多层次化。“文”字传入日本后,其基本义与中国之“文”相同,并且也有很强的衍生力与派生性,是语义较为丰富复杂日本汉字之一,光基本读音就有三种a,而且使用频率一直很高。例如,在日本247个朝代中,历代天皇年号字头用字里头,使用“文”字的就占15个,在“天”、“永”、“元”之后,据第四位。在中国,“文”在其元初意义的基础上,很快被抽象化,成为中国哲学、美学与文论中的重要范畴。对此,国内外学者在有关著作中都做过论述。b从文学的角度看,如果说“道”论是文学“本原论”,“心”论是文学创作主体论,那么“文”论就是文学的审美特征论。“文”之意义的这一规定性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老子、庄子、孔子等中国古代原创性思想家,都将“文”看作是天地之大美,是宇宙万物、社会人伦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