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用,孩子成大器》吃苦等于吃补,给孩子的精神补钙(3)

其实,让孩子吃苦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美国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曾经在全体学生中组织了一次为期三天的“要饭”活动,全校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这次“要饭”活动由少数学生担任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负责分发食品;而其他大多数学生则扮演乞丐、流浪汉或穷人。在这三天内,孩子们不能在家吃零食,而是在饥饿的状态下,各就各位扮演各自的角色,逼真地体验生活。尽管这种生活体验的形式十分活泼,但所有孩子们的神情却相当严肃,因为他们都郑重其事地把它看作是一次十分宝贵的体验,而并非一场闹着玩的游戏。

到了吃饭的时间,只见“工作人员”仔细地把饭菜分发给每个“无家可归者”, “要饭者”一得到饭食便席地而坐,大嚼起来。再看这些“要饭者”讨要来的饭菜明显地分量不够,面包制作得十分粗糙。至于菜,也只是白水加盐煮的白菜叶或土豆块,零星看到的几片肉,还是美国人普遍不入口的肥猪肉。

在这些“小乞丐”们狼吞虎咽地用餐的时候,有一名教师在一旁不断地提醒:在一百多年前,美国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乞丐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要比今天高出一倍还要多;即便是今日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利坚合众国,仍然有至少100万的无家可归者;至于在全球,至少还有两亿人靠乞讨为生。这位教师强调说:“这两亿乞讨者所能得到的饭菜,比你们现在所吃的还要差。”教师的话引起了“小乞丐”们的深深思考。

长达三天的“要饭”日子非常不好过:有的孩子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有的感觉到注意力难以集中,还有的说“十分想念”家里“丰盛可口”的饭菜……而所有的孩子都说终于体会到了究竟什么是“饥饿”的滋味。

有人会问:这些平时吃香喝辣的美国孩子,可能对这种“自讨苦吃”的事很反感吧?事实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孩子积极踊跃地报名扮演“无家可归者”,而不愿担任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后来那些“工作人员”不得不由老师“硬性”指派某些学生担当。这足以说明“品尝饥饿的滋味”是大多数孩子自发的行为。

这在我们中国家长看来简直是胡闹,我们宁愿自己少吃点儿也要让孩子吃饱喝足,吃了五谷、蔬菜、蛋、肉、奶还不够,还要给孩子进补一些补脑、补钙的保健品,以至于出现了不少营养过剩的“小胖墩”。也许很多家长明知道让孩子吃点“忆苦饭”、挨几天饿是一件好事,但就是怕“饿坏了孩子”,所以狠不下心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