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家》1.1 功夫之道:中国武术研究(4)

功夫中的动作的变化与头脑的反应是一致的。事实上,训练头脑就是为了支配身体动作,身随意念而动。因为头脑指挥着身体动作,所以控制头脑显得非常重要,但这决非易事。格伦?克拉克(Glen Clark)在他的著作《运动的力量》(Power in Athletics)提到了情绪对运动的影响。他是这样说的:

每一个冲突焦点,每一种外在的情感都既有破坏性,又分散精力。它打乱了人的自然节奏,降低人的整体效率,它比体力的损耗更让人筋疲力尽,摧毁人内部节奏的情绪有:仇恨、嫉妒、欲望、妒忌、自傲、虚妄、贪婪和恐惧。

要想更好地演练功夫中的每招每式,就必须要放松动作,在放松形体之前,应首先使意念和精神放松下来。为了达到这一点,习武之人必须保持一种静谧与平和的心态,即掌握好“无心”原则。“无心”并不意味着大脑一片空白,而是指摒弃了所有的情感,它也并非简单的心平气和。尽管沉着冷静也十分重要,但“无心”的主要原则是思想的无欲无求。习武人能让自己的意识成为一面镜子,它一无所有,但又包罗万象;它接纳一切,但又一无保留。正如艾伦?瓦兹(Alan Watts)先生所说,无心是“一种整体的状态,那时思想能随意简单地运作,不受潜意识或自我意识的影响。”

他的意思就是,让思想随意,不受潜意识或自我意识的干涉。如果思想能随意漂流,在其运转时就不会有任何阻滞。阻力的消失也就是潜意识的消失。凡事都不要刻意而为,每时每刻让一切顺其自然,既来之,则安之。因此,无心并不是没有情感和感觉,而是一种感觉没有阻滞的状态。它可以抵抗任何情绪的影响。“就像河流一样, 万物永无停息地流动着,不会休止,不会静止。”就像我们有时用眼睛去看东西,实际上是一种视而不见,眼中无物的状态。非意识就是运用像我们那样用眼睛一样去支配思想。老子的追随者庄子说过一段大意如下的话:婴孩每天看东西,眼睛一连眨都不眨,是因为他没有聚焦于特定的物体。他走动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停下来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将自己与环境融为一体。这是心理健康之道啊。

    

读书导航